《和谐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化的成果
被引量:2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6-127,共2页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12
-
1罗中先.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22(1):1-3. 被引量:3
-
2黄钟仪,黄悦.试论“和谐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及其度量[J].探索,2006(5):124-127. 被引量:2
-
3李娜.和谐社会建构与和谐人培育——基于文化的视角[J].桂海论丛,2007,23(5):5-8. 被引量:2
-
4李晓元,王玉平.高校哲学公选课教学内容改革及其运行[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4):90-94. 被引量:1
-
5梁永艺.马克思的“和谐人”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探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1):55-57. 被引量:1
-
6肖映胜.“和谐人”之特性探析——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性[J].党政干部学刊,2010(10):16-18. 被引量:3
-
7王震.论高校和谐人培养之“3+2+3”模式[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123-125. 被引量:1
-
8周德海.也谈我国劳动报酬偏低问题[J].管理学刊,2012,25(1):51-58. 被引量:5
-
9郑文海.“和谐人”的现实意蕴与工作养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人本视野[J].齐鲁学刊,2013(6):77-80. 被引量:1
-
10庞红付,尚水利.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无赖假设”[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16(4):55-59. 被引量:2
-
1郭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求实,2007(9):79-81. 被引量:2
-
2魏晓燕.论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6):55-56.
-
3廖正君.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J].世纪桥,2007(11):53-54.
-
4申文明.论江泽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5(1):38-41.
-
5陈睿.试论政府“和谐人”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J].行政与法,2010(5):21-24.
-
6覃荣初.继续解放思想重心的探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8):226-228.
-
7田子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2):84-85.
-
8洪波.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J].探索,2007(3):141-143. 被引量:7
-
9陈物昌,祝青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3):20-23.
-
10杨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公安队伍素质教育[J].公安教育,2002(4):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