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合并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变)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4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单纯性新生儿高胆100例分为心肌酶异常组(观察组)和心肌酶正常组(对照组),行心电图及血流变检测,并观察轻、中、重度高胆患儿血流变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流变表现为低切变和高切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心肌酶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则显著降低。治疗后随着胆红素水平下降,上述指标也恢复正常,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随着高胆程度的加重,上述五项指标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引起心肌损害,高浓度脂溶性的胆红素在血循环中引起微血管中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血液黏度增加,可致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氧加剧,引起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早期治疗可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滞度,预防新生儿高胆造成的心肌损害。
出处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326-327,共2页
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