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刍议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缺位及其补正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范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缺位,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制度伦理错位、核心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执行失范。在补正制度缺位问题中,知识性考察应该成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价值取向,学术声誉应该成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目标导向,学术质量应该成为考察高校教师科研水平的基本准则,教学工作的地位应该在评价制度中进一步得到提升。
作者
李冲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第4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评价
评价制度
知识
分类号
G64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33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17
1
方军.
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J]
.中国社会科学,1997(3):54-66.
被引量:163
2
[3][美]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8.
3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1.
4
[5]Douglass · North.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3):359~ 368.
5
邢东田.
“评比学术”的误区及矫正——对当前学术失范现象的一个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2005(4):41-61.
被引量:9
6
顾建民,董小燕.
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100-104.
被引量:63
7
陈巍巍.2004年中国科技竞争力分析[EB/OL].http://spn.com.cn,.
8
[13]伯林.自由四论[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53.
9
孙绍先.
中国高校教师的身份危机[J]
.粤海风,2005,0(3):52-56.
被引量:8
10
[15]Derek Bok.Beyond the Ivory Tower[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3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朱实.
“熊良山现象”述评[J]
.科学与无神论,2004(5):5-8.
被引量:1
2
邢东田.
令人忧虑的“熊良山现象”[J]
.学术界,2004(6):141-147.
被引量:2
3
严春友.
现代学术制度的漏洞[J]
.学术界,2003(6):150-156.
被引量:3
4
刘则渊,姜照华,韩震.
中国大学评价新探[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37-41.
被引量:3
5
欧内斯特·L·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
欧内斯特·L·博耶.学术评价[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6,(1).
7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三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90-291.
8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9
罗武胜编.《文献计量学引论》[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73页.
10
蒋国华 等.《科学计量学与同行评议》[A]..《国家创新系统与学术评价》[C].,.第144-145页.
共引文献
333
1
周尚君.
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150-168.
被引量:64
2
田贤鹏.
高校教师学术代表作制评价实施:动因、挑战与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2):85-91.
被引量:41
3
盘娟丽.
教学学术:高校教学现实困境转变的应然选择[J]
.教育观察,2021,10(9):138-140.
被引量:1
4
王欢欢,蔡英辉.
治理情境下的我国高校学科交流合作的路径探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48-50.
被引量:1
5
朱其东.
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与地方工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J]
.高教论坛,2007(6):52-54.
被引量:3
6
杨永成.
如何运用制度增强高校道德建设的实效性[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56-57.
7
赵红全.
中国道德制度的现代转型研究述评[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2):46-50.
8
罗建文,朱海林.
论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原则及其核心范畴[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9-14.
被引量:1
9
孔祥峰,张娟娟.
论政府在制度供给中应遵循的原则[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4):41-44.
10
白刚.
制度伦理与共产主义精神[J]
.河北学刊,2007,27(1):12-17.
同被引文献
55
1
肖凤翔,尚宇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及其经济动因[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6):68-72.
被引量:13
2
杜伟.
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61-64.
被引量:85
3
叶绍梁.
学科建设机制创新与研究型大学学术制度建设[J]
.复旦教育论坛,2005,3(1):12-13.
被引量:11
4
肖峰.
学术评价与社会建构[J]
.学术界,2005(1):72-78.
被引量:2
5
蔡毅.
建立一套良好的学术评价体系[J]
.学术界,2003(6):58-72.
被引量:47
6
赵伶俐,潘莉.
高校教师最应具备和最不具备的素质调研报告[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20-26.
被引量:27
7
张国春.
借鉴国际科研计量评价方法 构建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1):23-28.
被引量:20
8
周满生.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措施[J]
.中国高教研究,2005(5):4-6.
被引量:35
9
李立国.
以学术同行评价与监督为基础建立教师声誉制度[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1):14-16.
被引量:11
10
鲁小彬.
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05,3(4):48-52.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8
1
商磊.
困境与压力:大学教师的艰难选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2):110-114.
被引量:7
2
熊彩纯.
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革新策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6):178-181.
被引量:21
3
江明生.
当前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及其对策[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26-30.
被引量:5
4
刘燕.
简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缺位及重建[J]
.管理观察,2010(24):188-189.
5
曾晓娟,宋兆杰.
高校学术评价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5):150-154.
被引量:4
6
朱军.
文科高校学术评价的“形式化”问题及其规范化思考[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6):61-67.
被引量:2
7
李云飞,杨秋英.
“特高”建设中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症结与修正[J]
.职教通讯,2019,0(7):35-41.
8
张海涛,张建军,青国霞,陈晋.
绩效考核对研究型高校教师突破性创新的影响[J]
.财会月刊,2021(18):123-1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许华.
大数据时代高校业务绩效考核系统设计与研究[J]
.新一代信息技术,2022,5(8):34-36.
2
许峰.
自我的挣扎与解脱——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8):92-93.
被引量:4
3
郑美玉,李运庆.
论中国高校师资现状及内涵发展之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2):63-66.
被引量:3
4
赵荣侠.
新时期西部一般地方高校增强科研实力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236-238.
被引量:1
5
谢小风.
基于人才培养贡献度视角的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7):84-85.
被引量:10
6
程现昆.
高校科研评价与道德责任[J]
.社会科学论坛,2010(4):69-74.
被引量:2
7
刘娟.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的改革与创新[J]
.人力资源管理,2010(11):184-185.
被引量:2
8
刘凤英,范明,韩玉启.
高校教师从教行为演化路径[J]
.系统管理学报,2010,19(4):461-468.
被引量:4
9
那木拉,郭孝存.
影响高校课堂教学传播效果因素的再思考[J]
.科技信息,2011(4):104-104.
10
李丽明.
对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的几点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5):25-26.
1
李冲.
刍议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缺位及其补正[J]
.评价与管理,2007,5(2):19-23.
被引量:4
2
李波.
专业学位教育中“双导师制”缺位与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58-160.
被引量:12
3
杨晓娜.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现状的反思——基于论文发表的视角[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16-17.
被引量:1
4
刘海涛.
中美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比较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3):46-49.
5
刘义甫,刘信波,许丽.
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出路[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02-105.
6
刘义甫,许丽.
制度创新:独立学院独立发展的基本路径[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1):25-29.
7
刘庆昌.
真正的学者从哪里来[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8-21.
被引量:3
8
李志峰,龚春芬.
大学教师发展:实践困境和矛盾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08,20(1):22-26.
被引量:27
9
龙献忠.
大学校庆异化的治理[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1-92.
10
毛帮国.
现代大学管理中的制度缺位及其完善策略[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09,3(4):55-58.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