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9
-
1http://www.fordfound.org/global/office/index.cfm?office=Moscow&language=native .
-
2http://www.carnegie.ru/ru .
-
3http://www.iri.org .
-
4http://www.ndi.org/about/about.asp .
-
5http://www.carnegie.ru/ru/about/ .
-
6http://president.kremlin.ru/appears/2005/07/20/1801-type63378type63381-91644.shtml .
-
7http//president.kremlin.ru/appears/2005/04/25/1223-type63372type82634-87049.shtml .
-
8http://www.ngopravo.ru .
-
9http://www.osi.ru/web/reconstruction.nsf .
同被引文献78
-
1徐琦.“社会网”理论述评[J].社会,2000,20(8):20-22. 被引量:31
-
2田春生.从新自由主义学说看俄罗斯休克疗法政策的失败及其原因[J].开放导报,2004(6):78-84. 被引量:5
-
3马长山.NGO的民间治理与转型期的法治秩序[J].法学研究,2005,27(4):75-87. 被引量:58
-
4孔一.中国农村社区矫正的困惑——以枫桥为例[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5):83-85. 被引量:4
-
5张昕航.试论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完善——以劳动教养为视角[J].中国司法,2006(2):38-41. 被引量:15
-
6黄登学.俄罗斯缺乏“公民”的公民社会:从非政府组织向度[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7(1):8-14. 被引量:4
-
7余南平.俄罗斯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7(1):15-21. 被引量:8
-
8贾西津.印度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环境考察报告[J].学会,2007(4):15-24. 被引量:10
-
9丁元竹,白景明,刘应杰,苏海南,郑功成,赵人伟,赖德胜.分配是民生之源[J].群言,2007(8):4-18. 被引量:5
-
10若弘.中国NG0--非政府组织在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引证文献9
-
1李峰.简析俄罗斯社会团体的发展历程及其制约因素[J].西伯利亚研究,2010,37(6):15-18. 被引量:4
-
2李峰.浅析俄罗斯社会团体的政治两面性[J].西伯利亚研究,2012,39(1):20-23. 被引量:1
-
3马蔚云.俄罗斯收入分配政策评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11):1-7. 被引量:1
-
4张莹.俄罗斯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探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3-69. 被引量:1
-
5张莹.俄罗斯非政府组织在转型秩序构建中的功能与现实困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2):91-94.
-
6孔令秋.俄罗斯法治进程中“民间治理”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3):50-55.
-
7黄识羽.俄罗斯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2):37-40. 被引量:1
-
8蓝煜昕.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组织的秩序风险?——基于七个国家的比较[J].社会治理,2022(10):61-73.
-
9田兴洪.中俄社区矫正中的社区参与模式比较研究[J].刑法论丛,2015,1(4):592-621.
二级引证文献8
-
1孙连庆.21世纪初俄罗斯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探讨[J].西伯利亚研究,2012,39(3):50-52. 被引量:1
-
2李峰.俄罗斯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西伯利亚研究,2012,39(5):42-46.
-
3周晓辉.俄罗斯慈善活动社会认同原因探析[J].西伯利亚研究,2014,41(1):59-61.
-
4王斌,陈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的责任[J].行政论坛,2015,22(2):78-82. 被引量:6
-
5刘春怡.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的贫困人口[J].学术前沿,2017(22):138-141. 被引量:1
-
6丁媛.俄罗斯社会组织反贫困实践的主要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伯利亚研究,2021(3):41-49.
-
7李兴,姚威.俄罗斯非政府组织的分类透视与政策评析[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2(6):39-56. 被引量:1
-
8田兴洪.中俄社区矫正中的社区参与模式比较研究[J].刑法论丛,2015,1(4):592-621.
-
1赵黎青.如何看待在中国的外国非政府组织[J].学习月刊,2006(18). 被引量:6
-
2王翼.外国非政府组织在东欧中亚地区“颜色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J].魅力中国,2010(23):75-75. 被引量:1
-
3刘向文,王圭宇.试析俄罗斯联邦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规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124-128. 被引量:7
-
4杨建英.近十年我国关于非政府组织问题的研究综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1):39-44. 被引量:3
-
5杨青.对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研究[J].新远见,2008,0(5):22-38. 被引量:11
-
6赵黎青.积极应对政治取向的外国非政府组织[J].理论动态,2014(2):14-26.
-
7赵黎青.关于外国非政府组织对华活动的评价[J].社会学,2013(3):24-35.
-
8王妮丽.项目合作: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基于云南的调查[J].消费导刊,2008,0(1):15-16. 被引量:3
-
9黄志勇.论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的合理性——以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为视角[J].政法学刊,2012,29(6):34-41. 被引量:2
-
10郎友兴.外国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村民选举[J].浙江学刊,2004(4):143-150.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