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权益保护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针对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过程中合法权益不断被侵害的社会现象.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在勤工助学合法权益保护的对策。
作者
肖遥
彭希林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基金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XJK03AG022)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助学
合法权益
管理
分类号
G64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曲巍,魏国柱.
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思考[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4-66.
被引量:8
2
张楚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6):1-4.
被引量:23
3
许克毅,赵军,孙钟伟.
从分裂到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走向[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80-85.
被引量:8
4
周东明.
文化融会与人格完善——高等教育目的刍议[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8(3):52-57.
被引量:19
5
http://learning.sohu.com .
二级参考文献
7
1
[5](德)迈尔-莱布尼茨,等.人·科学·技术[M].上海:三联书店,1992.
2
尼尔.陆登庭,刘莉莉.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4):1-3.
被引量:78
3
郭齐家.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全球伦理[J]
.教育研究,2000,21(11):3-7.
被引量:30
4
王策三.
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59-84.
被引量:91
5
周远清.
挑战重理轻文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
.中国高教研究,2002(1):11-12.
被引量:45
6
吴国盛.
科学与人文[J]
.中国社会科学,2001(4):4-15.
被引量:238
7
黄建钢.
未来大学发展走势[J]
.21世纪,2000(6):40-4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52
1
霍记霞.
高校音乐教育中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4(5):55-56.
被引量:1
2
陈亮.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11):6-7.
3
张建华,李焱,李艳清.
对医学专科人文教育的再认识[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8):115-115.
4
朱法贞,李玉用.
高校哲学系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的探索与改革[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2):25-27.
5
谭伟平.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6):58-63.
被引量:44
6
朱霖,刘海燕.
校园话剧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四川戏剧,2005(3):49-51.
被引量:5
7
吴韶华,熊光华.
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课程保障[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4):13-15.
被引量:8
8
果红.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与民族性理念[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6):74-78.
被引量:11
9
徐跃进.
对整合高校理工类专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思考[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60-263.
被引量:4
10
杜晓霞,张海燕,陈波.
关于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理性思考[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97-1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张抗抗.
可贵的“他人意识”[J]
.杂文选刊,2008,0(1):7-7.
被引量:1
2
廖志鹏,周并举.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J]
.湖南社会科学,2004(5):131-133.
被引量:1
3
徐跃进.
对整合高校理工类专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思考[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60-263.
被引量:4
4
宋希仁.道德观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杨国荣.理性与价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6
邱少平.
中华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和谐之美[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9(3):43-4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麻艳丽.
文明、秩序与淡漠——谈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2):8-9.
被引量:4
2
施菊华.
浅谈工科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化教育[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家明.
论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170-172.
被引量:4
2
孙国俊.
社会公德:理论、实践与实证——以大学生群体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7):62-64.
被引量:2
3
卢本琼.
从行为细节入手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J]
.大学教育,2013(18):122-123.
被引量:1
4
卢青,马慧,武旭.
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近况的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2):118-124.
5
黄玉娇.
培养大学生校园公德的途径[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29-31.
被引量:1
1
段徐.
关于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档案的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4(S1):10-11.
2
邓兵,欧嘉烟.
宁德师范学院勤工助学现况及对策[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13-116.
3
陈灵泉.
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几点认识[J]
.石油教育,1999,0(3):59-61.
4
申奎明.
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调查与思考[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9-40.
被引量:5
5
曲龙巨.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230-231.
被引量:4
6
王存,石鸣,齐秀霞,刁新颖,李琪.
大学生勤工助学体验性学习实践模式探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8(3):156-158.
被引量:2
7
靳国苹.
大学生勤工助学调查与分析[J]
.金田,2016,0(1):232-232.
8
陈伟.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浅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20):240-240.
被引量:1
9
黄利伟.
浅析大学生勤工助学[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17(4):94-95.
10
王云祯.
大学生勤工助学若干问题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2010(18):240-241.
被引量:1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