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其它普通高校不同,民族院校具有民族学生群体"生活场"和"文化场"的双重组织角色功能,从而使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强的复杂性、敏感性和风险性。整合工作机制,优化资源支撑,使民族院校形成多元民族文化共存共生的文化生态,防止学生民族集体和个体成为阻碍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文化壁垒",事关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建立权责明确、信息畅通、对话及时、反应快速的预警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7-211,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课题"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