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及作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在这一体系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作用不可忽视。文章指出,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充当孵化器的角色,其定位是“启动、推进和规范”信用体系,在信用立法、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和全社会的信用教育以及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善方面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
董金玲
机构地区
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师》
2006年第1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信用体系
定位
作用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孙洁,刘芳芹.
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J]
.财会研究,2003(4):52-53.
被引量:1
2
"美国信用管理制度与运行模式"考察团.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模式比较[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7(1):1-7.
被引量:11
3
段贵珠.
重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若干对策[J]
.经济与管理,2003,17(6):46-46.
被引量:2
4
黄文平.
信用经济与政府责任[J]
.学术月刊,2002,34(4):84-91.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汤双定.
美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与中国的选择[J]
.金融论坛,2000,5(2):53-57.
被引量:11
2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67.
4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5
加里·S·贝克尔.《口味的表达》.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
6
蔡荣鑫.《非正式制度安排与经济组织绩效》.载《经济学消息报》,1999-02-19,第4版.
7
Douglas G.Barrd et.Game Theory and the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8
S.Knack,P.Keefer: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ronomic Payoff?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Tb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v,1997,1251-1288.
9
张维迎.《无恒产者无恒心》、《五恒心者爱骗人》[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1,(3).
10
F.Fukuyama: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for Prosperity.Hamilton.London,1995.
共引文献
27
1
刘晓威.
政府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湖北“马币”事件的案例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z1):163-167.
被引量:1
2
杨太康.
我国信用主体的经济功能及其错位的原因解析[J]
.经济问题,2004(10):19-21.
被引量:2
3
刘鹏生,任志江,刘建生.
晋商信用的博弈论分析[J]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4):309-315.
被引量:2
4
张世友.
诚信道德的经济学分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19(1):48-52.
5
李娟,吴纪滨.
论我国旅游企业征信模式的选择[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3):39-42.
6
杨太康,吉宏.
信任、信用与信用经济:房地产业规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商业研究,2005(17):168-171.
被引量:4
7
黄文平.
中部崛起:基层政府的执政行为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湖北农村基层政府执政行为问卷调查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2):5-16.
被引量:2
8
齐正欣.
网络经济对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性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6):110-112.
9
沈杰.
西方发达国家个人诚信制度及其运行机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2):54-67.
被引量:14
10
石晓军.
以功能为主线的征信体系模式及其制度配置——理论与实证[J]
.财经研究,2007,33(11):4-1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
1
杨太康,吉宏.
信任、信用与信用经济:房地产业规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商业研究,2005(17):168-171.
被引量:4
2
王志强.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诚信不可或缺[J]
.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10):19-21.
被引量:2
3
赵秀云,钱晓群.
房地产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J]
.建筑经济,2006,27(10):68-70.
被引量:5
4
[4]宋江玉,米增文.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与数学社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
1
1
刘立群,胡金红.
我国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分析[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4(1):71-7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炯,张敏莉.
关于我国房地产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美国信用制度借鉴[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1):57-60.
被引量:6
2
张跃松,张婧,王晓阳.
房地产行业信用满意度相关因素灰色关联性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2010,24(2):202-205.
被引量:2
3
杨付莹.
以机制引领房地产信用体系建设[J]
.现代营销(下),2012(12):147-147.
4
赵宪,林小峰,康凯,郭宗逵.
房地产估价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
.价值工程,2017,36(10):237-240.
被引量:1
5
李红宝.
建筑与房地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
.房地产世界,2022(20):21-23.
被引量:2
1
刘纪鹏.
新三板的想象空间[J]
.英才,2014(5):72-72.
被引量:1
2
蔡臻欣,权良余.
小政府大市场: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功能定位及作用[J]
.上海投资,2000(2):16-20.
被引量:3
3
李艳华,冯刚,李海东,刘亚峰.
人民银行县支行职能定位及作用发挥问题研究[J]
.甘肃金融,2006(11):23-26.
被引量:1
4
杨丹琳.
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和建设问题探析[J]
.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2002(8):52-53.
被引量:1
5
李占存.
加强信用教育 办好国家助学贷款[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2):26-27.
6
任小昌.
全民信用教育一石三鸟[J]
.中国老区建设,2003(1):56-56.
7
刘旭华.
央行国库职能定位及作用发挥中的问题分析[J]
.西部金融,2009(4):67-68.
被引量:1
8
张军.
监管的缺位和政府的角色[J]
.财经,2006,0(2):18-18.
9
Ralf,Becker,Thomas,Hellmann,罗为为(译).
德国首批政府创业投资机构的经验教训[J]
.创新(深圳),2009(1):14-27.
10
陈凌白.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的促进效应[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11):76-77.
经济师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