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强制性心理教育的社会学审视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学校心理教育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强制性倾向。人们往往只重视强制性心理教育正面的功能,但却忽视了它所造成的负面后果。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对此给予初步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强制性心理教育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作者
李国强
机构地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7年第8期41-44,共4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学校心理教育
强制性心理教育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7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北京市初高中新生将建心理档案》.《教育文摘周报》,2005年8月10日.
3
《上海市中学生进校,须先建立心理档案》.《教育文摘周报》,2005年10月5日.
4
《上海一高中招生时引入心理状态测试》.《教育文摘周报》,2004年3月31日.
5
《心理援助抢在学生出事前--武大启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报刊文摘》,2004年10月8日.
6
《深圳宝安高级中学百名“同伴心理咨询师”活跃在校园》.《教育文摘周报》,2006年7月26日.
7
[法]米歇尔·福柯著 刘北成 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9页-100页.
8
《心理教师班主任味道太浓,喜欢训令让学生望而却步》.《教育文摘周报》,2006年8月2日.
9
《首次全国性大学生心理测评结束--多数新生对心理测试不领情》.《教育文摘周报》,2004年11月24日.
10
[美]尚卡尔·韦丹塔姆.《青少年自杀风险测试引发争论》.《参考消息》,2006年7月3日.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72.
2
叶浩生.
心理学:世纪之交的困惑与争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27-32.
被引量:9
3
郭亨杰.
提高心理教育读本质量的若干问题[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58-6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7
1
李心释.
大学人文精神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11-13.
被引量:3
2
邓俐伽.
社会控制的新挑战:国际互联网[J]
.社会,2001,21(10):54-55.
被引量:3
3
马福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现代视阈[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5):115-117.
被引量:3
4
郭华.
论教学规范的习俗化[J]
.教育科学研究,2006(8):10-12.
被引量:7
5
佘凌,张信勇.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
.当代青年研究,2006(10):28-31.
被引量:16
6
卢爱新.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
.教育与职业,2007(3):80-82.
被引量:43
7
姜伟,卢宇蓉.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辩证关系[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6):11-19.
被引量:23
8
李大宏.
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08(6):122-123.
被引量:2
9
曾文雄.
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5):16-18.
被引量:1
10
孙立海,赵堃,王晓.
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50-5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4
1
刘翔平,顾群.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4):61-65.
被引量:21
2
陈翠芳.
主体需要的合理性是价值判断合理性的标准[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253-258.
被引量:6
3
喻坚.
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61-662.
被引量:52
4
王希永.
对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3):7-9.
被引量:13
5
曹新美,刘翔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3):65-69.
被引量:130
6
张高产.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36-38.
被引量:29
7
佘双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从事心理咨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17-20.
被引量:24
8
崔景贵.
积极型心理教育的信念、目标与建构[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7):33-35.
被引量:17
9
王科成,崔建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从教师自身的视野分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09S):4-6.
被引量:20
10
李炳南.
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自我成长[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9):39-4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李国强.
积极心理学观照下的心理教师专业角色的重塑[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5(2):122-125.
被引量:5
2
李国强,申明.
学校德育制度与心育制度的关系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2008(6):168-170.
被引量:4
3
李国强.
学校心理教育的文化再制分析[J]
.教育评论,2009(5):42-44.
被引量:1
4
李祥.
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反思——兼与《我国学校强制体育的合理性探析》一文作者商榷[J]
.体育学刊,2016(2):5-1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黄蕾.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思考[J]
.新智慧,2021(18):55-56.
2
蔡文丰,尹丽娜.
长春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与专业化发展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42-44.
被引量:6
3
唐月芬.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J]
.传承,2010(30):142-143.
被引量:5
4
申明.
德育制度功能障碍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
.教育评论,2008(5):41-44.
被引量:2
5
李广雪,庄克琳,姜玉池.
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的工程不稳定性[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20(2):21-26.
被引量:56
6
郭成月.
高职学生德育、心育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8):177-178.
被引量:1
7
范晓媛.
从人本主义角度浅谈心理教师角色定位的延伸[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20):12-14.
被引量:1
8
张朋,阿英嘎.
教育公平语境下的学校强制体育新解[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4):111-118.
被引量:4
9
张晓林.
论学校体育中的强制与自由——由学校“强制体育”引发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2):78-83.
被引量:14
10
袁勇,朱晓菱.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初探——以上海理工大学体育竞赛课程为例[J]
.运动,2018(16):81-82.
被引量:4
1
林德全,徐秀华.
论批评的非教育性[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7(2):13-14.
被引量:1
2
张国强.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学审视[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1):87-89.
3
李新慧.
我国家庭教育误区的社会学审视[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9(4):21-23.
4
周双.
场域、资本与惯习——课程的社会学审视[J]
.学理论,2015(30):163-164.
5
郭向华.
教育竞争的社会学审视[J]
.教育评论,2001(3):12-14.
被引量:4
6
李亚娟.
信息社会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学审视[J]
.上海教育科研,2010(12):27-29.
被引量:1
7
吴永军,徐华丽.
新课改中教师主体地位的社会学审视[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6):51-53.
被引量:9
8
刘琳琳.
医学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48-49.
9
谢甜甜.
对农村中学家校合作的社会学审视[J]
.基础教育研究,2017,0(1):31-33.
被引量:4
10
曾爱平.
公开课中“支配—从属”师生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审视[J]
.中国成人教育,2017(4):103-105.
被引量:1
教育科学研究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