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光电跟踪系统的轴系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提高光电跟踪系统跟踪机架的动态性能及机械精度,对转架轴系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根据弹性体接触理论,考虑外力耦合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支承轴承刚度精确的解析表达式,并对转架轴系进行了实际受力分析,计算出转架支承轴承刚度,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转架轴系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为跟踪架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
徐征峰
陈洪斌
蒋行国
扈宏毅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出处
《机械制造》
2007年第8期25-27,共3页
Machinery
关键词
跟踪架
轴系
刚度矩阵
动力学
分类号
V5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范凯峰,田赤军,牛立,李素华.
惯性平台中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应用与研究[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5,13(3):1-3.
被引量:5
2
罗祝三,吴林丰.
多支点轴系中滚动轴承的拟静力学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27(3):291-299.
被引量:7
3
刘兴法,马佳光,刘顺发,胡浩军,岑明.
视轴偏角对三轴光电跟踪系统跟踪过程的影响[J]
.光电工程,2005,32(5):4-8.
被引量:19
4
罗祝三,吴林丰,孙心德,高向群,罗祝三.
轴向受载的高速球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J]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257-260.
被引量:14
5
陈时锦,张春玉.
轴承刚度矩阵的解析推导与计算机求解[J]
.轴承,2006(2):1-4.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韩德一,梁波.
惯性平台轴承预紧力及其刚度的分析计算[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8,6(4):39-43.
被引量:8
2
罗祝三,吴林丰.
多支点轴系中滚动轴承的拟静力学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27(3):291-299.
被引量:7
3
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吴林丰,航空减速器强度分析方法.高速球轴承篇,1995年
5
万长森.滚动轴承的分析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6
GladwellGML.经典弹性理论中的接触问题[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7
MathewsJH 陈渝 译.数值方法(MATLAB)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
罗祝三,吴林丰.
任意载荷作用下高速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J]
.机械工程学报,1990,26(5):57-65.
被引量:4
9
马佳光.
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J]
.光学工程,1989(3):1-42.
被引量:155
10
罗祝三,吴林丰.
任意载荷作用下轴承寿命的计算[J]
.轴承,1990(4):2-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60
1
赵春江,葛世东,王建梅,孙连克.
基于矩阵表达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态特性求解方法[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1):197-201.
被引量:3
2
罗祝三,吴林丰,孙心德,高向群,罗祝三.
轴向受载的高速球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J]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257-260.
被引量:14
3
刘兴法,马佳光,陈洪斌,岑明,王强.
偏距对改进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J]
.光电工程,2006,33(5):1-5.
被引量:7
4
徐征峰,陈洪斌,刘顺发.
视轴偏心的三轴跟踪机架运动学动力学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1):10-12.
被引量:1
5
刘兴法,马佳光,苏赋.
三轴光电跟踪系统的实时引导[J]
.光电工程,2006,33(12):1-4.
被引量:8
6
徐征峰,陈洪斌,刘顺发,曹雷.
视轴偏心三轴跟踪机架指向精度分析[J]
.光电工程,2007,34(4):12-16.
被引量:4
7
徐征峰,陈洪斌,蒋行国,曹雷.
基于动力学解耦的跟踪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9):39-43.
被引量:1
8
刘兴法,马佳光.
用于三轴光电跟踪系统的神经网络误差修正法[J]
.光学精密工程,2007,15(9):1311-1316.
被引量:8
9
崔立,王黎钦,郑德志,古乐.
高速球轴承打滑的临界负荷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971-1976.
被引量:18
10
王黎钦,崔立,郑德志,古乐.
航空发动机高速球轴承动态特性分析[J]
.航空学报,2007,28(6):1461-1467.
被引量:39
1
缪辉,王克明,翟学,艾书民.
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8(4):27-32.
被引量:12
2
罗贵火,胡绚,杨喜关.
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非线性分析[J]
.振动工程学报,2009,22(3):268-273.
被引量:25
3
胡爱虔,张铎.
飞行器结构考虑连接面刚度的固有特性计算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25(S7):298-301.
被引量:6
4
宋燕平.
机构机械精度检测的矢量方法[J]
.空间电子技术,2004,1(1):55-58.
被引量:2
5
丁延卫,吴清文,姜晋庆.
基于接触理论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动力学求解[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34(5):652-655.
被引量:16
6
申苗,唐驾时,李克安,梁翠香,陈勇,隋雪冰.
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的模态分析[J]
.兵工自动化,2010,29(2):34-36.
被引量:8
7
HAN Wei,HUANG YiYong,CHEN XiaoQian,ZHANG Xiang.
Flexible cone impact dynamics based on space probe-cone docking mechanism[J]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4,57(1):128-137.
被引量:2
8
南宫自军,姜晋庆,张铎.
固体火箭发动机连接结构接触应力研究[J]
.推进技术,1997,18(4):54-57.
被引量:14
9
刘杰民,姜伟.
层合夹心梁层界面上的应力分析[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6,13(1):7-11.
10
蒋云帆,廖明夫,刘永泉,王德友,金路,鲁鹏.
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J]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2):2771-2780.
被引量:14
机械制造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