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朵凋落的带刺玫瑰——试论《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美丽、善良而又坚强,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极力压抑自己的个性与情感,忍受着社会对她的歧视与惩罚,默默承受上帝赐予她的赎罪使命,最终达到了性格的"完善",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同时也使之在性格上沉沦。
作者
王守贤
机构地区
河南教育学院外语系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62-63,共2页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红字
清教社会
玫瑰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姚乃强.红字[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同被引文献
16
1
孙晓敏.
宗教道德压抑下的人性——评《红字》中的海丝特[J]
.文教资料,2008(29):26-28.
被引量:2
2
范晓航.
赎罪与重生——论《红字》中霍桑的宗教观[J]
.时代文学,2008(11):52-54.
被引量:3
3
徐德玉.
人性的善与恶——对《红字》中主要人物的分析与评价[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5):67-69.
被引量:12
4
钟再强.
人性的救赎——霍桑《红字》的重要主题[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70-73.
被引量:12
5
徐晓芳.
从《红字》看清教社会里女性的顽强抗争[J]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4):110-111.
被引量:6
6
[2]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2.
7
[5]常耀信.美国文学筒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8
方向真.
生命的寓意——霍桑《红字》象征手法解读[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3):71-73.
被引量:4
9
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
霍桑著.侍桁译.红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引证文献
6
1
欧玉蓉.
析《红字》中海丝特人格的含混性[J]
.时代文学,2009(19):110-112.
2
屈慧娟.
浅析霍桑的《红字》与《圣经》间的象征意义[J]
.文学教育(中),2010(6):21-22.
被引量:2
3
李银霞.
海丝特·白兰超越世俗的反叛精神评析[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114-116.
4
林映春.
从《红字》的人物看霍桑思想的矛盾性[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12):111-112.
5
林映春.
《红字》中宗教隐喻的表象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80-81.
被引量:2
6
路潇潇.
海丝特·白兰与秀拉·琵丝人物形象之比较[J]
.青年文学家,2012,0(8X):183-18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韩国军.
《红字》中的《圣经》因子[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3(1):22-24.
2
李萌.
论《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9):183-184.
被引量:1
3
李瑞玲.
《红字》的叙事魅力与意义解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9):160-162.
4
王宁.
霍桑小说《红字》中的象征手法运用[J]
.作家,2014,0(02X):83-84.
1
姜丽霞.
《红字》中海斯特的性格症候论析[J]
.作家,2009(10).
被引量:1
2
祖浔生.
《红字》中海丝特痛苦一生的根源[J]
.飞天,2011(22):26-27.
被引量:1
3
李华.
试探《红字》中的网状冲突和悲剧[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5):16-19.
4
孟丽华,刘西锋.
《红字》中“真实”的体现[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75-76.
被引量:1
5
韩阳.
小说《红字》中的清教思想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4,0(9Z):92-92.
6
姜艳.
论《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悲剧因素[J]
.考试周刊,2010(31):39-40.
7
孟冬梅.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红字》[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2):135-136.
8
王屹.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J]
.外语教学,1997,18(3):59-65.
被引量:6
9
蒙雪琴.
海丝特获得新生了吗?——《红字》女主人公新探[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6):79-82.
被引量:20
10
高昌.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第九期《中华诗词》“刺玫瑰”栏目读后感[J]
.中华诗词,2006(12):61-62.
许昌学院学报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