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假唱”的非本质主义阐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现场表演的假唱现象源头进行考察,简略回顾真唱历史、分析现代录音技术和电子传媒为假唱提供的条件和影响,收集各种假唱类型,概括人们对假唱的否定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假唱的价值判断作重新思考。笔者认为对假唱现象不能用本质主义方式一概否定,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批评和取缔纯粹出于功利目的、损害社会音乐生活的假唱行为,而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大众审美的假唱活动。
作者
宋珍珍
机构地区
福建省艺术馆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9-111,共3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假唱
现场表演
录音技术
非本质主义
阐释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http://ent.si na.com.cn/x/2005-07-28/0959794174.html
2
http://ent.people.com.cn/GB/42070/46955/3562123.html
3
邓小英.
浅论科技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
.中国音乐,2002(1):61-63.
被引量:7
4
金利明.周英炜.诏安洋边村一村20个迷你潮剧团[N].都市晚报,2003-04-14.
共引文献
6
1
郭伟萍.
论科学技术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06,22(1):160-161.
被引量:3
2
郑欢.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2):137-138.
被引量:2
3
潘丽君.
论“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声乐艺术研究路径[J]
.文教资料,2010(15):75-77.
4
潘丽君.
论声乐艺术研究的路径——科学与人文的交合[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5):80-82.
被引量:2
5
马冉冉.
有关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
.音乐时空,2015,0(2):174-174.
被引量:6
6
门祥.
现代声乐演唱方式的变革[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11):115-116.
1
顾真真.
顾真真作品欣赏[J]
.收藏与投资,2014,0(Z1):114-115.
2
顾真真作品[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1(5).
3
顾真真[J]
.东方艺术,2008,0(6):94-97.
4
贾立华.
从后现代艺术现象中思考——艺术的定义[J]
.艺术品鉴,2015,0(5):348-348.
5
艺术与技术之间[J]
.上海艺术家,2014,0(5):1-1.
6
王宏理.
读童中焘《也说“国画”》后想再说的[J]
.当代中国画,2007,0(2):71-72.
7
韩强,刘星驰.
刍议电视技术对电视艺术的作用[J]
.青年文学家,2014,0(1X):248-248.
被引量:1
8
晓蔚.
对当前影视剧的思考[J]
.西南电视,2000(1):37-37.
9
刘琪,宋长颖.
杜绝假唱构建和谐舞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7):214-214.
10
常宁生.
艺术何以会终结——关于视觉艺术本质主义的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7(3):33-38.
被引量:5
<
1
2
>
中国音乐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季伦
颜方贵
王转花
甘立军
陈安齐
张政
张强
王俊
杨文革
相关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
厦门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
江苏农学院
相关主题
赤霉素A
发酵
检定方法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