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美国培养研究生的角度看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中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办公室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办公室学位管理科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73,共4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美国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改革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72
参考文献
4
1
李斌.温总理向大学校长求教如何培养更多杰出人才[EB/OL].(2006-11-28)[2007-02-28].http://news.sina.com.cn/o/2006—11—28/022810611466s.shtml.
2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ackham student handbook of polices & procedures[G]. 2005 - 2006.
3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he Rackham School of Graduate Studies. How to get the mentoring you want: a guide for faculty at a diverse university [G].
4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nhancing academic environment for doctoral students[G].
同被引文献
113
1
杜娟,施亚玲.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124-126.
被引量:19
2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75-76.
被引量:32
3
李祖超,石昊.
美英法三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与社会条件的关系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6):1-5.
被引量:2
4
丁雪梅,甄良,宋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9-12.
被引量:5
5
宋平,杨连茂,甄良,刘建国.
加强课程考试管理 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91-94.
被引量:8
6
潘懋元.
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与研究生制度的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1986(3):21-24.
被引量:4
7
薛静,张骏.
“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建设探索与思考——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J]
.中国高教研究,2004(6):36-38.
被引量:13
8
高欣,叶赋桂,赵伟.
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历史变迁[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6):27-32.
被引量:19
9
廖湘阳.
若干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其启迪[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41-45.
被引量:12
10
卢丽琼.
浅析美国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及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05,3(1):62-65.
被引量:103
引证文献
21
1
欧阳玉飞,韩海涛.
当前地质研究生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08,17(3):68-70.
2
符得团.
成本分担制度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
.甘肃社会科学,2009(1):58-61.
被引量:2
3
耿有权.
基于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2):136-139.
被引量:3
4
高新柱.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调查与分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3):92-94.
被引量:3
5
马少慧.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
.发展,2009(9):138-139.
被引量:10
6
周晓芳.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本质、体系和问题[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5-7.
被引量:6
7
康学梅,黄琳.
浅谈我国研究生奖学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2010(17):283-283.
8
侯东晓.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政策分析[J]
.商情,2010(12):107-107.
9
张元中.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地球物理系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及启示[J]
.石油教育,2011(3):67-71.
被引量:3
10
张继明.
为“学术型研究生”辩——兼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J]
.高校教育管理,2012,6(1):30-3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陈伟华,闫孝姮,邱彬,王巍,王雨虹.
“专创融合”理念下电气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94-198.
被引量:2
2
姚志辉.
从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探索教育硕士的培养[J]
.运动精品,2017,36(4):17-20.
3
喻乐.
关于开展研究生奖助体系与思政工作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论证[J]
.科教导刊,2014(12).
4
陈钢,何加飞.
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研究[J]
.职教论坛,2010,26(4):12-14.
被引量:3
5
周晓芳.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本质、体系和问题[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5-7.
被引量:6
6
刘淑芳,周明星.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
.职教通讯,2010(4):19-24.
被引量:16
7
韩映雄.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真的促进了学生学习吗?[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5):59-62.
被引量:10
8
黄少堂,韩刚.
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现行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1):72-75.
被引量:4
9
问清泓.
冶金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0,15(6):66-69.
10
杨灵菊.
学习兴趣转变,研究生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基于学习者利益的视角[J]
.教育与考试,2010(2):75-77.
被引量:5
1
李宏娟.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
.理论界,2010(4):216-217.
被引量:3
2
吴晓求,宋东霞,李艳丽,刘庭竹.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的调研[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6-10.
被引量:28
3
郭见彩,黄值.
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9):101-102.
被引量:3
4
吴晓求,宋东霞,安志伟.
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 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7-10.
被引量:24
5
孙信丽.
浅谈培养机制改革视野下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J]
.思想教育研究,2010(9):77-80.
被引量:7
6
李燕荣.
新疆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文教资料,2012(35):135-136.
7
徐阳.
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J]
.商业文化,2011,0(5X):166-167.
被引量:2
8
高超.
浅谈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12(33).
9
艾海提·尼亚孜,李英,张敏,孜娜提古丽·萨伍提.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1):64-65.
10
李少俊.
经费是培养机制改革成功的关键[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1(10):18-18.
被引量: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