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扶风五郡西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编钟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钟在商周青铜乐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既是宴飨宾朋、祭祀先祖神灵的礼乐用器,也是统治阶级身份的象征,因而备受重视。它以流行年代久、地域广、出土数量多及在古代特殊的作用,也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目前所见的西周甬钟主要出土于古周原及邻近地区,在湖南、江西等地也有发现,而以周原为大宗。本文主要通过对扶风五郡窖藏出土的5件甬钟与商铙和早期甬钟的比较,就甬钟的起源等问题略作探讨。
作者
陈亮
机构地区
宝鸡市文物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84,96,共5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青铜器
窖藏
西周
编钟
统治阶级
甬钟
出土
周原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1
贾靖,王均显.
扶风黄堆西周墓地钻探清理简报[J]
.文物,1986(8):56-68.
被引量:21
2
高至喜.
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J]
.湖南考古辑刊,1984(1):128-135.
被引量:15
3
李纯一.
关于殷钟的研究[J]
.考古学报,1957(3):41-50.
被引量:14
4
陕西扶风县北桥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J]
.文物,1974(11):85-89.
被引量:15
5
高西省.
官务一号窖藏及相关问题[J]
.乐器,1991(3):2-6.
被引量:5
6
杨宝顺.
温县出土的商代铜器[J]
.文物,1975(2):88-91.
被引量:25
7
周新民.
湖南衡阳出土两件西周甬钟[J]
.文物,1985(6):83-83.
被引量:6
8
高至喜.
论中国南方商周时期铜铙的型式、演变与年代[J]
.南方文物,1993(2):45-53.
被引量:30
9
庞文龙.
岐山县博物馆藏古代甬钟、镈钟[J]
.文博,1992(2):80-80.
被引量:5
10
张长寿.
论井叔铜器——1983~1986年沣西发掘资料之二[J]
.文物,1990(7):32-35.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罗泰.
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乐器[J]
.江西文物,1991(3):15-20.
被引量:13
2
方建军.
陕西出土西周和春秋时期甬钟的初步考察[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8(3):1-14.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30
1
劉海宇.
西周金文“執駒”及《詩經》相關内容考述[J]
.青铜器与金文,2019(1):221-229.
被引量:1
2
任晓琳.
北方地区出土先秦铜铙初探[J]
.海岱考古,2020(1):420-437.
被引量:1
3
何毓灵.
考古学视域下的晚商王畿格局与周革殷命策略[J]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3(1):20-28.
4
韩维龙,张志清.
长子口墓的时代特征及墓主[J]
.考古,2000(9):24-29.
被引量:11
5
施劲松.
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J]
.考古,1997(10):73-80.
被引量:15
6
高西省.
关于宁乡新发现一组镛的探析[J]
.江汉考古,1999(3):52-54.
被引量:3
7
马承源.
商周青铜双音钟[J]
.考古学报,1981(1):131-146.
被引量:25
8
李伯谦.
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年代问题[J]
.考古,1979(2):165-170.
被引量:5
9
张长寿.
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J]
.考古学报,1979(3):271-300.
被引量:46
10
闻广,荆志淳.
沣西西周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三[J]
.考古学报,1993(2):251-280.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115
1
王子初.
晋侯苏钟的音乐学研究[J]
.文物,1998(5):23-30.
被引量:34
2
孙力楠.
介绍一件青铜铙[J]
.文物,1998(11):92-93.
被引量:3
3
施劲松.
论我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大口尊[J]
.文物,1998(10):47-54.
被引量:21
4
冯时.
晋侯穌钟与西周历法[J]
.考古学报,1997(4):407-442.
被引量:23
5
施劲松.
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J]
.考古,1997(10):73-80.
被引量:15
6
李纯一.
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J]
.音乐研究,1985(2):63-71.
被引量:34
7
李京华.
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J]
.中原文物,1999(2):104-113.
被引量:1
8
洛地.
对于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的疑议——“曾音乐文化”可能系“商—宋文化”说[J]
.中国音乐学,1998(3):26-42.
被引量:11
9
李纯一.
周代钟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J]
.中国音乐学,1998(3):43-60.
被引量:7
10
刁淑琴.
北方出土的西周青铜甬钟[J]
.华夏考古,1998(3):75-7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高西省.
简论扶风五郡西周窖藏出土的青铜器[J]
.中国历史文物,2008(6):4-13.
被引量:5
2
由美国收藏的镛谈到镛的断代[J]
.音乐研究,2009(1).
3
方建军.
由美国收藏的镛谈到镛的断代[J]
.音乐研究,2009(1):80-84.
4
朱晓芳.
两周乐钟的发现与研究[J]
.中原文物,2012(6):45-5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沛.
“狱刺”背景下的西周族产析分——以琱生器及相关器铭为中心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15(5):38-47.
被引量:7
2
程一凡.
琱生鍑与厉王事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4):13-20.
3
杨博.
以考古丰富古史:三星堆遗址的启示与谜思[J]
.中国文化研究,2022(2):73-79.
被引量:3
4
高西省.
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编钟及相关问题研究[J]
.中原文物,2023(1):96-106.
5
高西省.
形、纹、铭:洛阳与宝鸡出土西周特色铜器探秘[J]
.美成在久,2017(3):60-77.
1
杨海鹏.
铜玉壶春瓶刍议[J]
.北方文物,2003(2):42-46.
被引量:2
2
李国栋.
绘画中的食物[J]
.小读者,2017,0(3):52-54.
3
董晓荣.
敦煌壁画中的固姑冠[J]
.敦煌研究,2006(3):27-32.
被引量:5
4
华玉冰,王来柱.
新城子文化初步研究——兼谈与辽东地区相关考古遗存的关系[J]
.考古,2011(6):51-64.
被引量:7
5
王振铎.
论汉代饮食器中的卮和魁[J]
.文物,1964(4):1-12.
被引量:17
6
李宝芳.
雇用仆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J]
.社科纵横,2011,26(8):118-119.
7
余静,张成明.
两汉墓葬中出土陶灶的考古类型学研究[J]
.江汉考古,2012(1):80-86.
被引量:10
8
徐征.
略论西汉星云纹镜[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60-62.
被引量:3
9
邓秋玲.
论楚国菱形纹铜镜[J]
.南方文物,1996(2):78-84.
被引量:5
10
余静,王涛.
两汉墓葬出土陶井的考古类型学研究[J]
.东南文化,2013(4):71-80.
被引量:6
文物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