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肝外胆管癌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国人发病的高峰年龄60~65岁(西方国家70~80岁),男性多于女性(14:1)。胆管癌的发生是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多步骤过程。多数环境危险因素长期刺激胆道,诱导胆管细胞癌变的启动阶段,并检出p53、mdm-2、k-ras、APC等基因的突变。随后的“二次打击”和环境危险因素联合作用,引起胆管上皮的损伤,即癌变演进阶段。这种“二次打击”包括诸如慢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复发性胆管炎等病变。随着基因突变的累积,病变细胞出现了遗传异质性、染色体不稳定、克隆选择性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形成可以获得临床诊断的胆管癌。在现有的条件下,早期诊断仍主要依靠首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出处
《中国健康月刊》
2007年第3期43-44,共2页
Chinese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