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国际软法与国家“软实力”
被引量:
30
On International Soft Law and State's "Soft Strength"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国际软法"的形成过程中,各国"软实力"的作用或影响不可低估,并主要表现为一国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以及一国对现有国际组织的利用能力。在当代"国际软法"的创设过程中,中国软实力还不具主导作用。作为一个崛起的"和平发展"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要保障本国的相对收益,还应当担当起国际法的"造法"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作者
王海峰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05,共5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国家软实力
国际软法
文化
非政府组织
和平发展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80
同被引文献
382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70
参考文献
8
1
罗豪才,宋功德.
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
.中国法学,2006(2):3-24.
被引量:547
2
ZHU Majie:Role of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is paper was for the seminar on Cultural F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ponsor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December 5-6,2002.
3
张小明.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
.美国研究,2005,19(1):20-36.
被引量:180
4
徐崇利.
跨政府组织网络与国际经济软法[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4):413-424.
被引量:55
5
刘瑜.
全球化视野下的软权力暨中国软权力探析[J]
.兰州学刊,2005(3):13-18.
被引量:3
6
宋效峰.
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
.兰州学刊,2005(3):19-22.
被引量:7
7
饶戈平.
国际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22(6):48-54.
被引量:10
8
黄世席.《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探讨》,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2007年1月19日访问.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图依布纳,矫波.
现代法中的实质要素和反思要素[J]
.北大法律评论,1999(2):579-632.
被引量:61
2
李青,杨小洪.
略论“美国学”和美国文化[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2):26-29.
被引量:19
3
张骥,桑红.
文化: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J]
.社会主义研究,1999(3):41-44.
被引量:14
4
倪世雄.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学派、论战、理[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18-23.
被引量:19
5
吕晓莉.
论巴塞尔协议的性质[J]
.法学杂志,1998,19(6):19-20.
被引量:7
6
杨春福.
论法律效力[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1):19-23.
被引量:16
7
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91-96.
被引量:392
8
王沪宁.
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3):9-15.
被引量:97
9
陈世荣.
法律效力论[J]
.法学研究,1994,16(4):58-63.
被引量:27
10
郑必坚.
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在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讲演[J]
.理论参考,2004(5):3-4.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780
1
相德宝,曹春晓,庄思雨.
崛起与遏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贸易战中美国家形象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9(1).
2
邱越.
反垄断法视角下的开放银行论纲[J]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21(1):111-129.
3
郑春燕.
转型政府与行政法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51-68.
被引量:9
4
王徽.
国际商事仲裁“软法”之治的多维思考[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18,21(2):284-312.
被引量:6
5
宋亚辉.
网络平台的动态规制理论[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2):1-13.
被引量:9
6
朱茂磊,刘花果.
中小学班级规则可以规定教育惩戒措施吗?——基于对现有研究和制度规定的双重反思[J]
.教育学术月刊,2021(8):104-111.
被引量:7
7
靳澜涛.
何为“依法治教”之“法”:一个概念的检讨与拓展[J]
.教育学术月刊,2021(8):87-94.
被引量:6
8
王立峰,李洪川.
党内法规的三重属性[J]
.学习与实践,2021(1):54-62.
被引量:15
9
陈宝妮.
“行政裁量自我规制”语境下的行政惯例研究[J]
.湘江青年法学,2020(1):98-115.
被引量:1
10
梁嘉铭,许政敏.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的可行性路径研究[J]
.探求,2023(6):87-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2
1
周尚君.
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150-168.
被引量:53
2
赵骏.
国际法的守正与创新——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规范需求为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26-50.
被引量:50
3
石静霞.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法——基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156-179.
被引量:92
4
何志鹏,申天娇.
国际软法在全球治理中的效力探究[J]
.学术月刊,2021(1):103-116.
被引量:24
5
姚莹.
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对国际海洋法发展的贡献[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1):44-54.
被引量:6
6
杨泽伟.
中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年:历程、影响与未来展望[J]
.当代法学,2022,36(4):29-40.
被引量:10
7
谢卓君,杨署东.
全球治理中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与中国参与——基于WTO、CPTPP和RCEP的比较分析[J]
.国际观察,2021(5):98-126.
被引量:38
8
王晓光,付先凤.
跨国公司:公共外交的新兴力量[J]
.公共外交季刊,2021(1):40-47.
被引量:1
9
黄仁伟,胡键.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软力量建设[J]
.社会科学,2007(8):4-12.
被引量:14
10
黄瑶.
国际组织决议的法律效力探源[J]
.政治与法律,2001(5):31-3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0
1
杨丽艳.
析RTAs协定中有关投资规则的法律问题——以中国为例[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40-47.
被引量:1
2
陈文哲.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法制改革研究[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3):85-89.
3
陈文哲.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法制改革[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63-67.
被引量:1
4
邢永亮.
论软实力的缺失与加强[J]
.当代社科视野,2009(9):16-20.
5
李晗.
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构建[J]
.改革与战略,2010,26(2):29-32.
被引量:4
6
李晗.
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发展趋势[J]
.前沿,2010(7):87-91.
被引量:1
7
刘天姿,练爽.
主权财富基金监管的立法选择及其启示[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1):127-134.
被引量:2
8
何志鹏,孙璐.
国际软法何以可能:一个以环境为视角的展开[J]
.当代法学,2012,26(1):36-46.
被引量:69
9
李辰星.
司法行为规范化的构建路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2):108-111.
被引量:3
10
朱文龙,鲍禄.
国际软法的理论探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357-362.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
曲亚囡,张博琳.
国际法框架下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法律问题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6):695-701.
2
王丹.
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研究——以国际软法为视角[J]
.商业观察,2020,0(6):117-118.
3
黄健昀.
瑕瑜共存之下的国际软法——国际软法作用和局限之反思[J]
.贸大法律评论,2018(1):192-204.
被引量:2
4
王鸿.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中硬法与软法的制度协同模式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4):54-56.
5
廉睿.
“软”条款何以输送“硬”效力?——《环境保护法》中的“软性条款”研究[J]
.河北法学,2023,41(11):154-167.
被引量:4
6
白佳玉,王琳祥.
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多层次合作法律规制研究[J]
.河北法学,2020,38(3):66-79.
被引量:13
7
江河.
联合国专门机构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化[J]
.当代法学,2023,37(2):148-160.
被引量:3
8
廖凡,刘文娟.
全球金融治理:国际趋势与中国立场[J]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20(1):248-272.
9
许奕锋.
论软法视域下的民主监督[J]
.观察与思考,2020,0(2):77-82.
被引量:2
10
杨丽艳,雷晓航.
FTA战略下我国海外能源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以我国投资澳洲能源为例[J]
.政法论丛,2009(4):67-73.
被引量:3
1
胡张力.
论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中的利用[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1):16-19.
被引量:2
2
陈先春.
论提高对执政资源开发利用能力[J]
.领导科学论坛,2005(2):13-18.
3
杨剑.
台湾莫当东亚的古巴——相对收益思维造成台湾的边缘化(上)[J]
.经济导报,2006(25):24-25.
4
朱立群.
新现实主义对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批判[J]
.欧洲,2000,18(3):12-18.
被引量:2
5
马兰起.
从中日关系的现状看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局限性[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1):41-45.
6
韩召颖,姜潭.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向[J]
.现代国际关系,2017(4):15-22.
被引量:5
7
姚佳萍,姚丹.
论公共理性与民主化政策议程的创设[J]
.东方企业文化,2011(8X):196-197.
8
刘敏.
论结构现实主义国家发展战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3):108-109.
9
王伟光,陈惠云.
国家需要什么——基于西方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的比较分析[J]
.国外社会科学,2013(5):4-11.
被引量:1
10
徐恺.
国际合作中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定量分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52-57.
政治与法律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