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制度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业集群是一种减少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通过打破既有的制度结构,选择运行费用较低的制度模式,以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正式制度的供给主体政府通过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促使产业集群形成,非正式制度则是通过信任文化背景下的网络关系孕育着产业集群。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而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制度供给弥补制度需求,形成稳定的制度结构,使集群与制度相互促进,不断发展。
作者
霍丽
惠宁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Economist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制度创新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交易成本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18
同被引文献
239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88
参考文献
17
1
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4-95.
2
道格拉斯·诺斯 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3
任寿根.
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J]
.管理世界,2004,20(2):56-62.
被引量:65
4
李君华,彭玉兰.
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3(9):127-132.
被引量:61
5
邱成利.
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1(9):100-103.
被引量:42
6
胡宇辰,吴群.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1):19-22.
被引量:25
7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
徐康宁.
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
.经济学动态,2003(3):71-74.
被引量:72
9
AHOKANGAS, P., HYRY, M., ANDRASANEN, P, 1999, "SmallTechnolo2gy - basedFirmsinFast - growingRegionalCluster"NewEngland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 vol. 2, pp. 19 - 26.
10
BERGMAN, EDWARDM. ANDFESER, EDWARDJ.,“IndustrialandRegionalClusters: ConceptsandComparativeAppli- cations”, http: //www. rri. edu / Web - book / Bergman - feser.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朱康对.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温州区域经济发展初探[J]
.中国农村观察,1999(3):37-43.
被引量:32
2
姚先国.
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9(3):22-28.
被引量:37
3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0
4
巴泽尔.产权的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
柯武刚(Molfgang Kasper) 史漫飞(Manfred E.Streit).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
6
张苏.激励措施的困境与出路[Z].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Working Paper,2001.6.
7
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8
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40.
9
马歇尔(Marshall).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
奥利弗·威廉姆森(Williamson O E ).治理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
共引文献
318
1
肖建华.
价值共识、技术确定与新兴产业发展[J]
.科学学研究,2022,40(5):830-840.
被引量:3
2
葛海鹰,丁永健,兆文军.
产业集群培育与城市功能优化[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36-40.
被引量:18
3
赵秀荣.
提升城市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4):58-60.
4
张纯记.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87-90.
被引量:2
5
王越旺.
罗马法的复兴与中世纪西欧王权的加强[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16-20.
被引量:2
6
杨永福.
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势力——产业集群[J]
.知识经济,2008(6):34-34.
7
张庆,刘云,蒋海军,侯媛媛.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2):606-613.
被引量:5
8
高子平.
创业型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14(6):85-90.
被引量:1
9
任志安,李梅.
企业集群的信用优势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4(7):57-62.
被引量:28
10
曹休,宁.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04,24(4):440-443.
被引量:41
同被引文献
239
1
王雷.
我国产业集群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7):45-49.
被引量:16
2
万华.
国外高新区管理模式的类型[J]
.科技广场,2002(11):28-29.
被引量:9
3
李宗利.
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探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6):99-102.
被引量:6
4
杨小凯,张永生.
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
.经济学(季刊),2001(1):19-44.
被引量:185
5
孟昊.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立法问题研究[J]
.河北法学,1999,17(4):66-68.
被引量:6
6
邓启惠.
关于规模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J]
.求索,1996(3):4-7.
被引量:3
7
陈丽娟.
政府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理论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3):42-45.
被引量:17
8
周兵,冉启秀.
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及类型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4(8):127-129.
被引量:15
9
李世东.
退耕还林效益优化模式系统动力学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4,27(3):377-383.
被引量:101
10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504
引证文献
19
1
颜丽芳.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路径分析[J]
.市场周刊,2009,22(5):116-117.
2
汪振江.
开发区专门立法的制度创新与现实需求[J]
.甘肃社会科学,2013(3):179-182.
被引量:2
3
陈建梅,赵大伟.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与制度分割[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6-79.
被引量:1
4
杨爱民.
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以云南文山三七药物产业园区为例[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60-63.
5
赵大伟.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与制度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J]
.商业研究,2008(9):204-206.
被引量:4
6
李长才.
产业集群成长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3(3):42-47.
7
高华云.
高新技术开发区制度需求和供给分析——以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3):108-113.
被引量:1
8
池仁勇,张宓之.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基于TOPSIS评价方法[J]
.技术经济,2012,31(11):1-8.
9
齐骥.
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与路径[J]
.中华文化论坛,2013(8):93-99.
被引量:3
10
李宗利,蔡建刚.
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J]
.湖南社会科学,2013(4):179-18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88
1
洪怡佳,张志.
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功能和运行机制: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J]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23(2):115-125.
2
王军生,贠欣屹,薛勇.
企业金融化、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J]
.管理现代化,2022,42(6):38-48.
被引量:7
3
赵大伟.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与制度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J]
.商业研究,2008(9):204-206.
被引量:4
4
赵大伟.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阶段与转变增长方式研究[J]
.学术交流,2009(2):55-58.
被引量:7
5
宋国宇,赵莉.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的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13(1):43-48.
被引量:4
6
韩东鹤.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J]
.对外经贸,2012(11):62-63.
被引量:3
7
田飞.
产业集群背景下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J]
.水政水资源,2015,0(1):21-24.
8
宋贤浩,任一然,刘晓伟.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互动发展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5(12):25-26.
被引量:1
9
陆婷婷,蔡建刚,谢珊.
对“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若干质疑——兼谈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思路[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9):1146-1148.
被引量:1
10
廖松.
湖北开发区自主创新思路研究[J]
.商,2015,0(41):218-219.
1
张晓军.
强制性制度创新应成为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J]
.财会研究,2012(9):72-74.
2
王忠民.
陕西经济发展:外部运行费用的分析[J]
.人文杂志,1998(4):45-47.
被引量:1
3
张玉春,李宗植.
关于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5(2):172-175.
被引量:11
4
陈孝兵.
论体制选择的成本问题[J]
.理论月刊,1997(5):18-21.
5
何立胜.
运行费用——选择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依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9(4):47-50.
6
庄德水,李成言.
国有资源配置市场化与反腐败:一种制度分析视角[J]
.学习与实践,2007(11):55-60.
被引量:2
7
金春.
制度转型与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6(4):104-106.
被引量:2
8
方辉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基点[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2):16-21.
9
李海燕.
制度创新与股份合作制[J]
.社会科学家,1999,14(S1):37-39.
10
周端明.
中国乡村工业“消失”之谜[J]
.经济体制改革,2011(3):154-158.
被引量:5
经济学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