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淮海平原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模式述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淮海平原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总结该区常见的一年三熟玉米栽培模式,以期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提供指导。
作者
万良珍
机构地区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农业委员会农广校
出处
《农技服务》
2007年第8期19-19,21,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玉米
栽培模式
一年三熟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穆利明,宋巧才,徐才丰,沈生元,巢海忠.
大棚草莓春玉米秋西瓜高效种植模式[J]
.上海蔬菜,2004(3):61-61.
被引量:2
2
朱普平,郭景隆.
“蚕豆+青菜/春玉米+地刀豆-秋玉米”立体种植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44-44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陆建飞,卞新民,方钊海.
苏南地区麦瓜玉米稻种植方式的技术经济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1994(6):49-51.
被引量:2
2
罗兴录.
不同复种方式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5,15(3):7-9.
被引量:2
3
李萍萍,胡永光,卞新民.
江南丘陵旱地豆菜双季玉米吨粮吨菜种植模式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9,19(4):11-14.
被引量:4
4
张进成,王欣.
菜稻模式的效益及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9,27(5):12-1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
大棚保护地夏秋季利用的模式类型及其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80-8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8
1
单艳红,杨林章,颜廷梅,王建国.
水田土壤溶液磷氮的动态变化及潜在的环境影响[J]
.生态学报,2005,25(1):115-121.
被引量:50
2
李文纯,徐东春,周文伟,李桂芝,宋万友,王久增.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4):90-90.
被引量:8
3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董树亭,刘鹏.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26-1131.
被引量:78
4
罗纨,贾忠华,方树星,王亮.
灌区稻田控制排水对排水量及盐分影响的试验研究[J]
.水利学报,2006,37(5):608-612.
被引量:43
5
刘霞,李宗新,王庆成,刘开昌.
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6):75-78.
被引量:78
6
赵牧秋,温林钦,史奕,牛明芬,鲁彩艳,陈欣.
施磷对下辽河平原稻田土壤溶液可溶性磷动态变化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9,40(2):331-334.
被引量:7
7
胡梅,陈根强,侯军,林晓民,李洪连.
玉米青枯病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8):8-11.
被引量:14
8
彭世彰,张正良,罗玉峰,缴锡云,孙勇.
灌排调控的稻田排水中氮素浓度变化规律[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9):21-26.
被引量:40
9
宋丰萍,胡立勇,周广生,吴江生,傅廷栋.
渍水时间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0,36(1):170-176.
被引量:76
10
崔力,王春玲,李改琴,姚胜,吴非洋,许庆娥,董建设,齐瑞英,刘晓燕.
濮阳市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341-344.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
1
周新国,韩会玲,李彩霞,郭树龙,郭冬冬,陈金平.
玉米灌浆期渍水对产量及氮磷淋失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99-103.
被引量:7
2
荣云鹏,戴京笛,王锡久,邱吉国.
2016年度灾害性天气对桓台县夏玉米产量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9):184-18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祖贵,刘战东,肖俊夫,南纪琴,巩文军.
苗期与拔节期淹涝抑制夏玉米生长发育、降低产量[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5):44-52.
被引量:49
2
高存刚.
玉米拨节孕穗期管理措拖[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1):138-138.
3
袁敏,邵光成,崔金涛,郭宇翔,朱美如.
干旱锻炼对番茄花后渍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6,34(5):436-442.
被引量:4
4
陈金平,王和洲,刘安能,丁大伟.
不同灌水策略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7,36(7):7-13.
被引量:15
5
荣云鹏,戴京笛,王锡久,邱吉国.
2016年度灾害性天气对桓台县夏玉米产量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9):184-185.
6
罗艳,贡璐,李杨梅.
塔里木河上游绿洲农田不同生育期玉米根茎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2018,25(2):112-119.
被引量:10
7
丁大伟,雍蓓蓓,陈金平.
追肥对受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恢复效应[J]
.灌溉排水学报,2019,38(12):37-43.
被引量:3
1
范秀勇,田晓军,张兴茹.
浅谈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模式[J]
.黑龙江农业,2003(7):47-47.
2
张崎峰,蔡鑫鑫,吴振明,李金良,陈海军,刘显元,项鹏,吴瑶.
高纬寒地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2):31-33.
被引量:5
3
张淑英,赵林红,蔡春,王丽.
地膜玉米“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2,28(4):25-25.
被引量:2
4
范秀刚,刘福双.
浅析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模式[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386-386.
被引量:12
5
林子渊.
玉米高密度栽培技术及利弊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14,0(11):11-11.
被引量:1
6
王麒.
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25-28.
被引量:1
7
王妍.
我国家庭农场的内涵模式述评及发展趋势展望[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106-107.
8
蔡国斌.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J]
.科技与生活,2012(2):91-91.
被引量:1
9
耿东梅,陈梅香,赵秋菊.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述评[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41-43.
被引量:30
10
赵秀萍,王龙海,赵振芳,王广书,孟祥平.
小麦——夏播大豆间玉米栽培模式[J]
.河北农业科技,2004(6):6-6.
农技服务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