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障碍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就传闻证据规则所具有的功能而言,确立传闻证据规则对解决我国证人、鉴定人等不出庭作证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为使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切实发挥作用,必须清除一系列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过分追求事实真相的观念、公安机关地位至上的司法体制及流水作业式的刑事诉讼构造。
作者
朱立恒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101-104,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传闻证据规则
事实真相
司法体制
诉讼构造
障碍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周菁.证人作证制度研究的新视野[A].刑事法评论:第16卷[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40.
2
王超.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之反思——以程序正义为视角[J]
.法商研究,2005,22(2):19-25.
被引量:34
3
曾龙跃.《坚持“公检法”的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J].《法学研究》,1979,(1).
4
陈瑞华.
审判之中的审判 程序性裁判之初步研究[J]
.中外法学,2004,16(3):327-359.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卢剑青.
对公检法三机关相互关系的再认识[J]
.法学,1984(3):3-5.
被引量:4
2
徐益初.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几个辩证关系——兼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原则的问题[J]
.中国法学,1990(1):94-100.
被引量:5
3
David Watt, Watt' s Manual of Criminal Evidence,Thomson Canada Limited,pp.622-646.
4
《人民日报》,2003年11月23日,第1版.
5
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76以下.
6
Michael Zander, The 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 1984 rev.2^nd.,Sweet & Maxwell, 1990, p. 196.
7
John Sprack, Emmins on Criminal Procedure, 8^thed.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1995, pp. 150-151, 280-282.
8
Jerold H. Israel and Wayne R. LaFave, Criminal Procedure: Constitutional Limitation,West Publishing Co,.1993,p.345.
9
余刘文.“不明不白被关八年”,《南方周末》1999年4月23日,第6版.
10
“法治”版;“不明不白被关12年”,《南方周末》2003年1月29日.
共引文献
56
1
万旭.
刑事审判中异议制度的原理论纲——从刑事审判对抗化转型切入[J]
.刑事法评论,2022(2):572-593.
2
彭涛.
司法权力运行模式的选择及重构[J]
.河北法学,2023,41(12):63-83.
被引量:2
3
高一飞,蒋稳.
新时代司法机关配合与制约关系的调整[J]
.东南法学,2020(1):98-121.
被引量:2
4
赵洋.
“公检法”称谓探讨之现状反思[J]
.思想战线,2009,35(S1):167-170.
5
陈卫东,刘计划.
2004年刑事诉讼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
.法学家,2005(1):85-89.
被引量:1
6
王超.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之反思——以程序正义为视角[J]
.法商研究,2005,22(2):19-25.
被引量:34
7
陈瑞华.
程序性辩护之初步研究[J]
.现代法学,2005,27(2):45-54.
被引量:47
8
王申.
理念、法的理念——论司法理念的普遍性[J]
.法学评论,2005,23(4):10-16.
被引量:26
9
陈瑞华.
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J]
.中国法学,2005(6):150-163.
被引量:90
10
徐南,王超.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模式[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5(4):70-7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3
1
樊崇义,杨宇冠.
论传闻证据规则[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9(4):59-65.
被引量:17
2
汪容.
传闻证据规则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2):69-76.
被引量:12
3
郭国松.“强奸杀人重罪何以改判死缓”.《南方周末》2004年1月15日第6版.
4
Thomas A. Mauet and Warren D. Wolfson, Trial Evidence,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3, p170.
5
[美]约翰·W·斯特龙 汤维建译.《麦考密克论证据》[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页.
6
樊崇义,李静.
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问题及其在我国的适用[J]
.证据科学,2008,16(3):257-270.
被引量:16
7
史立梅,范琳.
传闻证据规则与我国刑事诉讼[J]
.证据科学,2008,16(3):284-290.
被引量:3
8
徐永忠.
关于传闻证据规则可采性的思考[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21(6):123-125.
被引量:1
9
郭志媛,蔡溦.
传闻证据规则变革评述——兼谈对我国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启示与借鉴[J]
.证据科学,2009,17(2):240-249.
被引量:5
10
朱立恒.
从陪审团审判到公正审判--关于传闻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嬗变[J]
.政法论坛,2009,27(3):82-9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岳海燕,朱冠群.
试论传闻证据规则在中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法制与经济,2011,20(10):9-11.
被引量:1
2
李细珍.
论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3):269-27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邓慧.
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确立的可行性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21):309-309.
1
出庭作证占用工作时间扣工资对吗?[J]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1(2):31-31.
2
吐合提如孜.
浅谈侦查员出庭作证问题[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维文版),2008,28(2):42-45.
3
吕锋,邓玲.
浅析侦查人员出庭作证[J]
.江南论坛,2008(7):40-41.
被引量:1
4
赵淑萍.
以人为本做好企业思政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
.办公室业务,2013(5S):22-22.
被引量:3
5
杨文,杨尉.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1):355-356.
6
谢宝金,吴福常.
试论民事再审制度[J]
.南方论刊,2015(4):34-35.
被引量:1
7
黄卫堂.
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及其限度[J]
.温州论坛,2004(3):22-25.
8
杜文帅.
论侦查的正义价值[J]
.商情,2013(26):203-205.
9
纪敬玲.
浅议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与诉讼结构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1):52-53.
10
谷敏刚,孟明合,王晓雁.
简论证人出庭作证问题[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4(4):91-94.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