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以西方"合作主义"思想及其基本特征的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基于合作主义因素的"三方合作机制"在劳动关系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的劳动关系治理模式,以及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和经济绩效的影响的分析比较,尝试建立起由非政府组织等民间机构介入下的我国劳动关系"多方治理"的层级模型,从而突破了原有的由"三方合作机制"来调整劳动关系的传统模式,提出了适合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状况的制度框架和协调机制的基本构想。
作者 吕景春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1-41,共11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郑秉文.论“合作主义”理论中的福利政制[J].社会科学论坛,2005(11):5-27. 被引量:25
  • 2郑秉文.合作主义:中国福利制度框架的重构[J].经济研究,2002,37(2):71-79. 被引量:31
  • 3施密特.P.C,哥诺特.J.R.法国主义的命运:过去、现在和将来,转引自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 4[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M].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66页.
  • 5[德]施密特.P.C,哥诺特.J.R.法国主义的命运:过去、现在和将来,转引自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 6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7述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 8丁为民.企业劳动关系与经济绩效的变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16-20. 被引量:5
  • 9T.Eggertsson: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clhapt 7.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 10R.Buchele &J.Christiansen:Labor Relations and Pruductivity Growth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nomies,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99,31(1):87-110.

二级参考文献7

共引文献157

同被引文献260

引证文献25

二级引证文献7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