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视“染指”学术 讲坛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生态学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术与电视媒介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图景,会有怎样的传播效果?看看时下的“电视讲坛”热就可管窥其中一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从“品三国”到“读论语”,从易中天到于丹,每一个专题,每一个主讲学者,都会掀起一股“文化热浪”;也有虽不“热”但形成特定受众群的,如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
作者
刘敏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传媒》
2007年第9期45-46,共2页
Media
关键词
《百家讲坛》
电视节目
“染指”
传播生态
学术
《世纪大讲堂》
学思
中央电视台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1
方杰.
电视讲坛类栏目浅论[J]
.东南传播,2007(4):105-106.
被引量:1
2
武新宏.
《百家讲坛》: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J]
.新闻界,2007(1):40-40.
被引量:2
3
张海东.
知己知彼作决策——《百家讲坛》定位探析[J]
.新闻记者,2007(7):76-77.
被引量:1
4
陈晓青.
浅析《百家讲坛》对受众心理的把握[J]
.海峡科学,2007(9):47-49.
被引量:5
5
程玲玲.
从《百家讲坛》看高雅文化的电视传播[J]
.山东视听,2006(11):34-3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郭红霞.
试析讲坛类电视节目的定位转变——以科教栏目《百家讲坛》为例[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142-1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婧.
以《百家讲坛》看电视节目“经典通俗化”策略[J]
.商,2015,0(40):209-209.
被引量:1
1
许白婷.
公共图书馆讲座选题策略探究——《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选题引发的思考[J]
.图书馆论坛,2014,34(7):84-87.
被引量:3
2
电视打造学术明星[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2):46-46.
3
张健.
当前中国电视节目转型的繁荣与困惑——三重视角下的讲坛类电视节目分析[J]
.南方电视学刊,2008(5):46-50.
4
王锦春.
珍惜署名“专利”[J]
.新闻爱好者,1993(9):19-19.
5
何鸣.
于热闹处安静听——《世纪大讲堂》十年印记[J]
.青年记者,2011(2):69-70.
被引量:2
6
刘一秀.
媒体互动与学术的通俗化演义——读《世纪大讲堂》丛书所想到的[J]
.中国图书评论,2006(6):82-83.
7
樊晓琦.
学术与电视媒介的融合[J]
.新闻前哨,2010(5):68-69.
8
程曦.
学术电视 大有可为——从《世纪大讲堂》看电视学术节目的创新[J]
.新闻知识,2002(7):29-30.
被引量:5
9
陈雍.
染指[J]
.国学(吉林),2013(5):22-22.
10
陈思和.
不能用纯学术要求衡量大众文化[J]
.新闻记者,2007(4):29-29.
传媒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