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府新论》
2007年第5期117-120,共4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参考文献10
-
1张耀灿.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6(1):4-7. 被引量:29
-
2李庆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刍议[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2):34-37. 被引量:12
-
3赵敏安,丁法迎.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38-140. 被引量:7
-
4代立.对和谐社会中和谐文化的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5(1):51-54. 被引量:3
-
5张西立.和谐文化论纲[J].学习论坛,2006,22(8):5-8. 被引量:12
-
6朱金瑞.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学习论坛,2006,22(8):10-12. 被引量:3
-
7蔡宇宏.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和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4):110-113. 被引量:9
-
8张跃梅.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J].剧影月报,2006(4):45-46. 被引量:1
-
9戚序.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理论学刊,2006(3):70-72. 被引量:22
-
10韩鸣远.建设和谐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5(11):27-2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5
-
1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J].中国监察,2006(21):8-9. 被引量:5
-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3.《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14页.
-
4.《老子校释》[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89页.
-
5.《庄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5页.
-
6.《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3年..
-
7.《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58年..
-
8.《墨子问诂》[M].中华书局,1986年..
-
9.《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54年..
-
10.《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年..
共引文献75
-
1呼艳芳.大连建设和谐文化的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08,24(2):19-20.
-
2李桂红,杨晗旭.论构建和谐文化的人性基础[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5-7.
-
3张建青.建设和谐文化 提升软实力[J].文教资料,2007(9):88-89.
-
4杨阳.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4(14). 被引量:1
-
5陈培礼.图书馆和谐发展应关注的若干问题[J].沧桑,2008,0(4):165-165.
-
6向荣.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179-181.
-
7刘立杰.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J].科教文汇,2007(1):146-146. 被引量:1
-
8任云丽.近年来和谐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76-79. 被引量:4
-
9刘玉堂,刘保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综论[J].中州学刊,2007(2):102-108. 被引量:5
-
10王立.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70-7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4
-
1杨梅芳.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4):46-49. 被引量:3
-
2李君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J].学习月刊,2007(5):6-7. 被引量:14
-
3戚序.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理论学刊,2006(3):70-72. 被引量:22
-
4刘玉堂,李乐刚,刘保昌.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现状及构建途径[J].社会主义研究,2006(5):36-40. 被引量:7
-
5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J].政工师指南,2006(6):12-14. 被引量:1
-
6翟卫华.建设和谐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J].理论视野,2007(3):9-10. 被引量:1
-
7郭宇光.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J].高校理论战线,2007(5):9-12. 被引量:7
-
8李君如.“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关系辨析[J].党建,2007(3):10-11. 被引量:9
-
9严昭柱.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J].党建,2007(3):11-12. 被引量:1
-
10黄枬森.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J].人文杂志,2007(4):43-4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张丽娟.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视角综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2):14-15.
-
2刘姣,葛振.在全民的关注下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浅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3):87-88.
-
3张争宇,邓云辉.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9(9):17-20. 被引量:1
-
4许典利.浅议和谐文化在培育高校文明风尚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1(7):34-35.
-
5管义伟.农村社区文化建构的逻辑、主体与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2(5):77-81. 被引量:6
-
6董全亮,杨银会,阮玉洁,朱桂美,黄静珂.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洱海保护职能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8):19-22. 被引量:2
-
7罗竖元,李萍.社区文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现实载体[J].广西社会科学,2013(12):181-185. 被引量:5
-
8刘志成.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看英美政党制度[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3(7):57-62.
-
9孙春玲,乌澜.卫生文化建设问题探析[J].理论学刊,2014(9):124-127. 被引量:1
-
10贺玉兰.“和谐”——茶文化的核心思想[J].福建茶叶,2016,38(5):328-329. 被引量:2
-
1张爱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综述[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0(3):1-8.
-
2简讯[J].黄埔,2005(1):25-25.
-
3于宝国.对职工文化建设问题的几点认识[J].当代工人(C版),2009(2):6-8. 被引量:4
-
4敏杰.本刊1986年总目录[J].当代青年研究,1986(12):31-33.
-
5逢立左.在上杭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6月25日)[J].福建党史月刊,2012(16):4-4.
-
6许延奎.浅议新型社区群众文化研究[J].现代营销(下),2015(12):167-167.
-
7周书焕.中国公民文化研究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5):1-4.
-
8宋连胜,刘俊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我国公民文化的实现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0-44. 被引量:1
-
9段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4(4):79-82. 被引量:5
-
10熊卫.浅议新型社区群众文化研究[J].文史月刊,2012,0(A08):285-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