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灰熵模型在煤矿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灰熵综合评价模型是以均衡接近度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即将离散序列均衡程度的测度和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接近程度结合,对多层次综合模型进行分析。利用灰熵综合评价模型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队分析,确定矿井的安全程度,并制定防治对策。
作者
高建宁
李成武
机构地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7-90,共4页
Safety in Coal Mines
关键词
安全评价
均衡接近度
灰熵理论
均衡程度
灰色关联度
分类号
TD79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赵云胜.灰数系统理论[J].科学报,1987.
2
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安全评价(第三版)[M].
同被引文献
44
1
周磊生,于浩,李月祥,徐俊德,夏永生.
高性能可移动钢护栏设计及碰撞仿真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2020,0(2):109-113.
被引量:4
2
王玉怀,潘德祥,李祥仪.
应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价进行煤矿安全评价研究[J]
.煤炭工程,2005,37(3):60-62.
被引量:49
3
王超,陈开岩.
基于ANN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的探讨[J]
.安全,2005,26(3):25-27.
被引量:4
4
王玉振,周文安.
煤矿安全评价的灰色统计方法[J]
.中国管理科学,1995,3(3):35-39.
被引量:16
5
杨玉中,吴立云,张强.
综采工作面安全性多层次灰熵综合评价[J]
.煤炭学报,2005,30(5):598-602.
被引量:18
6
杨玉中,吴立云,张强,景国勋.
煤矿运输安全性的灰熵综合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83-87.
被引量:9
7
杨玉中,张强,吴立云.
基于熵权的TOPSIS供应商选择方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6(1):31-35.
被引量:99
8
陈晓坤,欧阳博文,马超,任波.
灰色关联度在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3):69-71.
被引量:19
9
杨玉中,吴立云,张强.
基于灰熵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2):92-94.
被引量:8
10
张震,于天彪,梁宝珠,王宛山.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商评价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0):1142-1145.
被引量:81
引证文献
5
1
孙汉玉.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采煤工作面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J]
.煤炭工程,2010,42(4):64-66.
被引量:2
2
侯金玲,李军.
煤矿瓦斯危险性灰熵综合评价[J]
.中州煤炭,2013(3):75-79.
3
汪坤.
基于灰熵理论的煤矿安全评比方案[J]
.中州煤炭,2014(5):33-36.
4
段世霞,曹飞,郜红虎.
基于灰熵模型的大型工程项目供应商评价研究[J]
.物流技术,2014,33(1):108-111.
被引量:3
5
周学翔,郑文诗.
基于灰熵模型的施工区隔离设施综合性能评价研究[J]
.西部交通科技,2023(9):158-160.
二级引证文献
5
1
何叶荣,李慧宗,王向前.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基于RS-SVM[J]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0):159-163.
被引量:9
2
宁宝权,彭望书,郭树勤,陕振沛.
基于动态组合赋权的供应商综合评价[J]
.物流技术,2015,34(1):156-157.
被引量:2
3
宁宝权,彭望书,郭树勤,陕振沛.
基于变权赋权法的农产品供应商优选研究[J]
.科技广场,2015(2):137-141.
4
夏慧永,朱志愚,王宗宝,马景禄.
机场旅客服务质量管理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15,21(7):9-12.
被引量:1
5
刘慧,徐志涛,李淼,明新国,张钦,谢乃明,胡泽儒.
基于ANP-TOPSIS的燃气轮机研制项目异质供应商绩效评价[J]
.现代制造工程,2021(10):40-49.
被引量:2
1
侯金玲,李军.
煤矿瓦斯危险性灰熵综合评价[J]
.中州煤炭,2013(3):75-79.
2
王连明.
自制铁精矿车皮平装机[J]
.矿山机械,2010,38(20):70-70.
3
史鹏飞,杨劲松.
采准巷道锚杆支护综合模型的研制[J]
.山西煤炭,1998,18(4):18-19.
4
韩学东.
单斗挖掘机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
.露天采矿技术,2014,29(10):13-16.
被引量:2
5
史德强,戚星,曾旭,靳波,陆刚.
煤巷掘进工作面安全性灰熵综合评价研究[J]
.煤炭技术,2016,35(9):192-194.
6
吕光华,王小汀,陈慎心.
厚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J]
.煤矿现代化,1998,0(4):8-11.
7
汪坤.
基于灰熵理论的煤矿安全评比方案[J]
.中州煤炭,2014(5):33-36.
8
赵敏捷,方建军,张琳,代宗,尧章伟.
浮选试验中灰色理论的应用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2017,46(2):374-380.
被引量:1
9
梁俊勋.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判别矿井突水水源[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3,21(6):42-44.
被引量:6
10
陈卓,牛国庆.
煤矿燃爆事故人员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
.煤矿现代化,2015,24(4):72-73.
被引量:1
煤矿安全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