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革命与女性的自赎——十七年女性文学叙事的话语裂缝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存在着既对话又矛盾的复杂关系。出于对"个人生活命运的关心",女性文本在自觉认同和完成革命叙事的同时,女性被压抑的性别意识与独特的审美体验在一定层面上仍以一种潜叙事方式被建构出来,对革命"正史"与男性话语霸权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解构或消解,从而获得了某种超越时代的价值意义。
作者
陶丽萍
机构地区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科学系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7年第4期87-91,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女性文学
裂缝
潜叙事
复合话语
自我叙事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夏济安.Heros and Hero-worship in Chinese Communist Fiction,2001(03).
2
程光炜.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J]
.中国比较文学,2004(1):86-100.
被引量:26
3
乔以刚.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2003.
4
傅书华.
细读“十七年”小说中个体生命的碎片[J]
.文学评论,2002(5):119-122.
被引量:8
5
傅书华.
重新审视“十七年”文学[J]
.理论与创作,2004(2):56-6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钱理群.
略谈“典型现象”的理论与运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尝试[J]
.文艺理论研究,1998(5):34-40.
被引量:12
2
王杰.
批判:文化的选择——读刘晓波《选择的批判》[J]
.社会科学家,1988,3(6):83-86.
被引量:2
3
张京媛.
新历史主义批评[J]
.外国文学,1992(1):82-85.
被引量:5
4
张客.
余音绕梁——讨论影片《青春之歌》导演艺术创作上的特色[J]
.电影艺术,1961(2):38-49.
被引量:4
5
“青春之歌”演员的表演艺术座谈会[J]
.电影艺术,1960(4):24-35.
被引量:4
6
崔之元.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J]
.读书,1996,0(3):11-21.
被引量:82
7
李杨,昌切,孙绍振,南帆,徐岱,郑家建,毛丹武.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笔谈[J]
.文学评论,2001(2):5-7.
被引量:46
8
孙晓娅.
谢冰莹与《黄河》月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216-233.
被引量:8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56—1985年版.第56页、第57页、第113页.
10
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茹志鹃研究专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共引文献
34
1
周晓梅.
自我与他者的距离——《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译介与认同[J]
.外国语,2023,46(5):79-89.
2
黄璐.
宏大叙事与个体经验的巧妙缝合——评电影《青春之歌》[J]
.电影文学,2008(7):67-68.
3
李燕,马飞雄.
感悟细微的美好呼唤温情的瞬间——析《百合花》中女性化的生命情怀[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44-46.
4
胡军.
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从《青春之歌》看“革命文学”叙事的重构[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30-33.
被引量:7
5
王东明.
浅论“十七年"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
.理论月刊,2005(8):127-128.
被引量:1
6
张学昕,杨亮.
权力和欲望角逐的话语狂欢——论阎连科《坚硬如水》对“革命+恋爱”模式的解构性叙事[J]
.小说评论,2006(4):80-84.
被引量:3
7
宋炳辉.
理论的生成辐射和本土问题意识——兼论四年来关于“经典的解构与重建”问题的讨论[J]
.中国比较文学,2006(4):23-35.
被引量:2
8
吴翔宇,叶李.
论《青春之歌》的成长叙事策略与红色青春想像[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43-47.
被引量:2
9
付丽华.
没有硝烟的战争 没有爱情的爱情——解析茹志鹃小说《百合花》中的“准”女性特色[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61-62.
10
张桂玲.
请善待《百合花》中的男女关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4):56-57.
同被引文献
22
1
叶继群.
论“十七年”文学作品的女性意识[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1):20-25.
被引量:4
2
王春容.
也是女性文学,也有鲜明特色——“十七年”女性文学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0(4):83-87.
被引量:1
3
侯洪,张斌.
“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J]
.当代电影,2004(6):79-82.
被引量:15
4
田建民.
“红色经典”的称谓能否成立[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3):21-23.
被引量:13
5
马春花.
爱情与革命的抉择——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知识女性“成长/改造”模式[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4):19-22.
被引量:3
6
傅元峰,张光芒,何言宏,贺仲明,汪政,何平.
“红色经典”:一次文化事件[J]
.文艺评论,2005(5):39-44.
被引量:4
7
张立群.
论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以“红色经典”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5(11):70-73.
被引量:11
8
贾振勇.
文学史秩序·经典·权力[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5):34-40.
被引量:4
9
郭力.
经典解读:革命叙事中的女性生命风景线[J]
.学习与探索,2007(1):196-198.
被引量:3
10
杨经建.
“红色”的“经典”:对于经典化文学遗产的价值确认——“红色经典”论之三[J]
.中国文学研究,2007(1):106-1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谢建文.
革命语境下爱情主题的别样叙事——《红豆》解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20-21.
2
惠萍.
从“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看“红色经典”的命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110-114.
被引量:1
3
刘云兰.
红色经典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析[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5(3):72-78.
4
胡蓓.
红旗下的红玫瑰——试论“十七年”革命女性作家女性书写的流变[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2):101-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袁应该.
浅谈“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J]
.中国民族博览,2016,0(12):205-206.
被引量:1
2
李松,王鹏宇.
红色经典,知识女性及其身份认同[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1):31-38.
1
李旭琴.
革命与女性的纠结——小说《青春之歌》的一种解读[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2):14-15.
被引量:5
2
袁应该.
浅谈“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J]
.中国民族博览,2016,0(12):205-206.
被引量:1
3
谢纳.
十七年女性文学对传统伦理秩序的消解与继承[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9-12.
被引量:3
4
周妮.
《生死疲劳》的欲望与轮回——试论视野变换下的生命体验[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152-154.
被引量:2
5
钱理群.
圆梦、好奇心和发现的冲动[J]
.书摘,2008,0(2):7-8.
6
岑泽丽.
另一种真实——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女性文学分析[J]
.职大学报,2007(1):55-58.
7
李静.
启蒙、革命与女性——以20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为例[J]
.山东社会科学,2013(1):150-154.
被引量:1
8
冷嘉.
“莎菲们”的道路——丁玲早期创作探微[J]
.现代中文学刊,2013(4):46-53.
被引量:2
9
冯晶.
朝着革命与女性的双向开掘——浅谈丁玲前期革命文学创作[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4(2):44-45.
10
冯晶.
丁玲之于中国女性写作的意义[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3(3):116-118.
青海社会科学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