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南梆子演唱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8世纪初叶,河南民问说唱“干梆子”吸收借鉴弦索腔及陕西梆子的有益成分,开始由曲牌体向板式变化体嬗变,在历经近百年的渐变过程之后,约于清嘉庆、道光两朝,初步形成以板式变化为音乐主体形式的梆子戏。这种具有典型河南民问说唱性质的干梆子,其朴素的“坐唱”表现方式,直接成就了之后的河南梆子戏别具一格、“重唱不重表演”的艺术特征。
作者
郭克俭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共11页
Music Research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梆子
河南
演唱艺术
板式变化体
历史
18世纪
别具一格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张民.
亟待加强培养戏曲音乐人材[J]
.戏曲艺术,1984,5(2):93-9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吴晟.
宋元民间戏班说略[J]
.戏曲艺术,2003,24(1):24-27.
被引量:5
2
项阳.
将民间艺人请进大学的校园──新疆之行的感受与思考[J]
.中国音乐,1999(3):44-46.
被引量:11
3
张振涛.
晋北采风二题——民间花会与国家在场[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101-105.
被引量:24
4
刘祯.
消长与共:中国戏曲理论学术与戏曲发展关系论纲[J]
.戏曲艺术,2007,28(3):76-83.
被引量:6
5
张振涛.
民间文艺汇演的历史反思--保护民间音乐的一项措施[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32-37.
被引量:28
6
王焰安.
淮北梆子和淮北梆子剧目的历史认识作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Z1):159-162.
被引量:2
7
郭克俭.
讴声引尾与剧种流派——“花雅争竞”背景中的河南梆子演剧艺术[J]
.中国音乐学,2012(3):62-68.
被引量:2
8
郭德华.
论豫剧“豫东调”与“豫西调”差异性的史地因素[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4):92-97.
被引量:5
9
李秀珍.
戏曲唱腔与传统民族声乐的起源和发展[J]
.音乐创作,2016(12):93-94.
被引量:5
10
宫文华.
梆子腔的起源、流布及其与道情之关系[J]
.文化遗产,2017(5):36-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李海安.
河南民营戏班搬演语境论析[J]
.大舞台,2010(9):73-74.
被引量:1
2
时楠.
淮北梆子戏起源探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3):185-18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宋正.
河南戏曲文化现状管窥——以民营戏班为例[J]
.芒种,2012(13):217-218.
1
林丹.
领会渐变的和声——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教学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22(4):63-66.
被引量:1
2
丁修询.
论京昆之别[J]
.中国京剧,2008(12):17-20.
3
赵莹超,赵浩辰.
当代工笔画的传承和革新[J]
.中国科技纵横,2013(24):268-268.
4
陈颖.
现代工笔画的继承和创新[J]
.甘肃高师学报,2005,10(6):65-66.
被引量:1
5
赵丽.
丰县梆子音乐撷珍[J]
.剧影月报,2011(4):58-58.
6
靳银才.
河南豫剧唱腔音乐探微[J]
.中国音乐,2001(4):63-65.
被引量:2
7
徐宇武.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106-106.
8
孙如静.
论油画艺术中材料运用的精神表达[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2):152-155.
9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J]
.中外文化交流,1998,0(4):20-20.
10
林叶青.
清中叶剧坛的“花雅争胜”[J]
.戏剧文学,1998(7):70-72.
音乐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