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康德的形式概念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正如时空归序与在感性中被给予的内容,在第一《批判》"先验感性论"中被刻画为知觉或经验直观的形式与质料一样,在第三《批判》中,同样的归序或组织被视为对象惟一"形式的"、导致美感的特征,而感性内容则被视为只能带有"魅力"的"质料"。本文作者坚持认为,只有一个对象表象的"形式"才能为诸认知能力的和谐提供基础,但是,任何能够引起并保持反思状态的被领会的感性材料的安排,都可以被视为"形式",而并不限于时空构形。这样一来,被高度严格的形式主义概念排斥在外的绘画色彩的安排,以及音乐中的配器,也就可以被视为形式。
作者 沈语冰
出处 《世界美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8,共6页 World Ar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Allison.Kant’s Theory of Taste:A Reading of the Critique of Aesthetic Judgment[]..2001
  • 2Guyer.Kant and the Claims of Taste[]..1997
  • 3.
  • 4Zammito.The Genesis of Kant’s Critique of Judgment[]..1992
  • 5Guyer.Kant and the Claims of Taste[]..
  • 6Allison.Kant’s Theory of Taste[]..
  • 7Allison.Kant’s Theory of Taste[]..
  • 8Crawford.Kant’s Aesthetic Theory[]..
  • 9Guyer.Kant and the Claims of Taste[]..
  • 10Zammito.The Genesis of Kant’s Critique of Judgment[]..

同被引文献26

  • 1段吉方.康德审美心理功能论及其与格式塔心理美学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S1):91-95. 被引量:3
  • 2赵宪章.形式美学:中国与西方[J].文史哲,1997(4):37-42. 被引量:6
  • 3(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刘晖.艺术的法则[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 4(德)康德著,邓晓芒.判断力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2.
  • 5(美)达布尼·汤森德(DabneyTownsend)著,王柯平等译.美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 6Jean-marie Schaffer.Art of the Modern Age[]..2000
  • 7斯托尔尼兹.《“审美无利害性”的起源》,思羽译,载《美学译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7页.
  • 8Haskins, "Autonomy, Historical Overview", 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 Vol.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170.
  • 9Aldo Scaglione, "Croce's Defini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17, 1959, pp. 447 - 456.
  • 10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牛耕译,载《美学译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96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