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节地模式,推动城市转航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拥挤的交通,难以忍受的噪声与尾气污染,畸形的房价,摊大饼式的发展……现代城市被认为患上了不治之症。如何医治这种顽疾?专家认为,改变现有城市发展观念,实行节地型城市模式,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然而,节地模式对大众来说似乎仍较陌生。本期刊载的节地模式创始人董国良先生对节地模式的介绍,也许会使读者对此有个大致了解,甚至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
作者
董国良
机构地区
深圳维时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
2007年第8期26-29,共4页
China Land
关键词
现代城市
城市发展观
尾气污染
城市模式
创始人
房价
变现
大众
分类号
F29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47
1
于春艳.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6):151-152.
被引量:1
2
王健民.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1993,14(4):24-27.
被引量:10
3
张富刚,郝晋珉,姜广辉,丁忠义,李新波,李涛.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05,19(1):23-29.
被引量:167
4
李翅.
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49-55.
被引量:49
5
赵姚阳,濮励杰,卜崇峰.
基于模糊逻辑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以江苏省地级城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06,21(1):17-20.
被引量:46
6
洪增林,薛惠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1):106-110.
被引量:120
7
汪波,郑家响.
我国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24-28.
被引量:46
8
邵晓梅,刘庆,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85-95.
被引量:276
9
王丽洁,张玉坤.
我国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优化研究述评[J]
.城市规划学刊,2007(2):72-76.
被引量:17
10
吴正红,叶剑平.
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J]
.城市问题,2007(5):60-6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6
1
田锦.
城市发展的三维趋势探讨——浅析“JD模式”[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4):23-25.
2
郑新奇,邓红蒂,姚慧,曹银贵.
中国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区划分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6-11.
被引量:36
3
韩丹,胡业翠,郑新奇.
城镇村节地布局模式与保障措施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255-257.
被引量:1
4
李金伟.
JD模式在解决城市病的指导意义——以昆明市为例[J]
.四川建筑,2014,34(3):21-23.
5
孙沛.
西安市土地储备规划中引入节地模式的思考[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8(6):67-70.
被引量:1
6
周之聪.
对节地模式的利弊探析[J]
.中外企业家,2014(5X):210-2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刘毅,刘桂林.
西部边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以乌鲁木齐市经开区为例[J]
.企业导报,2013(19):109-110.
2
廖青月,陈宗祥,刘友兆.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观评价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1089-1092.
被引量:6
3
杨贵庆,黄璜,宋代军,庞磊.
我国农村住区集约化布局评价指标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10(6):18-21.
被引量:4
4
陈美景,冯广京,薛翠翠.
2010年国内土地科学重点研究评述及2011年展望[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89-96.
被引量:2
5
刘宗强,付梅臣,张翼,温红艳,宋保华.
承德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11,13(1):55-60.
被引量:3
6
周伟,曹银贵,乔陆印.
2000-2007年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9):1187-1192.
被引量:9
7
程铭,荀文会,周丹娟.
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评价研究——基于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28(5):48-53.
被引量:4
8
王满银,肖瑛,何章政.
皖江城市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2):167-170.
9
王明舒,朱明.
利用云模型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0):247-252.
被引量:45
10
范辉,王立,周晋.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物元模型的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比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2,32(3):160-164.
被引量:16
1
沈金华.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发展观的创新[J]
.学习与实践,2002(3):15-16.
2
龙永枢.
确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J]
.魅力中国,2008(7):44-45.
3
黄维力,唐志刚.
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就今年城乡建设提出要求: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着力办好五件实事[J]
.湖南房地产,2004(3):6-7.
4
于洪星.
用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济南房地产开发建设[J]
.山东房地产,2004(6):10-11.
5
丁文锋,张黎明,谢俊.
树立正确的智慧城市发展观[J]
.智慧中国,2016,0(2):92-93.
6
王佐强,霍尔查.
用科学发展观经营城市[J]
.实践(思想理论版),2006(4):22-23.
7
简讯[J]
.环境经济,2012(7):8-9.
8
武恒聚.
论现代科学的城市发展观[J]
.学习与探索,2004(6):123-125.
被引量:1
9
陈祥森.
守望绿色物流的明天[J]
.中国储运,2015(5):34-37.
10
曹亚慧.
“低碳”大考物流业[J]
.中国产业,2010(7):34-35.
中国土地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