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110-111,共2页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8
-
1于成广,李博,杨晓波,马力,刘明华,乌爱君,边为勇,佟成冶.不同花生品种间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05-3505. 被引量:9
-
2吴翠平.AnM栽培法在夏直播花生上应用效果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06-3507. 被引量:10
-
3徐秀娟,赵志强,卢钰,李尚霞,宫本善.有机食品花生田病害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64-4566. 被引量:18
-
4齐卫.灰色决策在花生品种布局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19-4720. 被引量:2
-
5陈元生.金都尔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08-5208. 被引量:3
-
6杨海棠,陈华,李光照.高油花生新品种郑农花7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7,36(8):50-51. 被引量:2
-
7李少雄,周桂元,梁炫强,黎穗临,林坤耀,洪彦彬,陈小平,刘海燕.花生新品种粤油11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花生学报,2007,36(3):34-37. 被引量:15
-
8李正强.贵州省花生新品种推广应用与效果[J].花生学报,2003,32(4):27-30. 被引量:12
-
1赵存花,张贵国,李平路,王宝卿,杨征林.花生新品种临花6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9):79-80.
-
2苏文勇.邢花1号[J].农村实用科技,2002(2):37-37.
-
3金洪安.花生新品种临花6号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5,31(7):17-18.
-
4赵存花,张贵国,李平路,王发宗.花生新品种临花6号[J].中国种业,2007(8):75-75.
-
5牛新成.山东选育成功花生新品种[J].农村百事通,2007(23):7-7.
-
6王瑛玫.花生合理密植的增产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89-89. 被引量:1
-
7彭守华,董向丽,李雪英,尉继强,姜勇,宋占芹,张恩盈.威海市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1,43(6):26-29. 被引量:3
-
8王喜恩,南飞飞,卢泽民,贡军.河南省花生种植和收获模式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8):239-241. 被引量:10
-
9孙伟,王斌,赵孝东,李新新,吕敬军.耐旱花生品种筛选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8926-8927. 被引量:2
-
10唐洪杰,徐玉恒,姚夕敏,马宗国,沈庆彬,陈香艳.适宜鲁南地区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筛选[J].农业科技通讯,2016(5):1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