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初年,地方自治被当成救亡图存的方案推上了社会舆论的前沿。孙中山与贵州自治学社都将地方自治视为救国之途径。前者以主权在民作为地方自治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以县自治作为行使民权的手段,并将地方自治规划为训政时期的主要内容;后者以"预备立宪"为宗旨,要走"个人自治——地方自治——国家自治"的道路,行"绅治"或"官绅共治",借以实现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与贵州自治学社对于地方自治之诉求,是对当时社会思潮的回应;而两者对于"地方自治"的不同表达,则反映了对"自治"理念理解之深浅与阐释角度之差别。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7-160,共4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