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汉晋时期的“厚禄养廉”思想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低俸薄禄是汉晋时期的普遍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官场腐败。为此,汉晋时期不少人提出"厚禄养廉",认为薄禄会导致各级官吏不廉洁和低绩效行政;厚禄会促使官吏廉洁奉公、抵制腐败。虽然"厚禄养廉"思想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但其从人性、人欲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官吏的腐败问题,将物质生活的充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相联系,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积极意义。
作者
孔毅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117,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关键词
俸禄
厚禄养廉
腐败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222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1
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
2
严可均辑.全晋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
高诱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
4
王符.潜夫论[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
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
刘珍,等.东观汉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9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共引文献
3222
1
丁鼎,薛立芳.
试论“谶”与“纬”的区别——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07-110.
被引量:1
2
杨漪柳.
论《列子》对《庄子》寓言的应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46-52.
被引量:2
3
臧知非.
道家·黄老·秦汉政治实践与学术发展——重读熊铁基先生《秦汉新道家》[J]
.史学月刊,2004(7):81-88.
被引量:3
4
袁林.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9-83.
被引量:11
5
金大珍.
《洛阳伽蓝记》作者姓氏生平考略[J]
.图书与情报,2004(4):93-96.
6
霍松林,霍建波.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10-15.
被引量:9
7
刘飞滨.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54-59.
被引量:4
8
李国锋.
试论汉初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29-131.
被引量:3
9
杜学.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90-93.
被引量:10
10
王勇.
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J]
.史学月刊,2004(8):14-1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9
1
余华青.
论战国秦汉时代的廉政制度[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1(1):95-101.
被引量:3
2
范晔.逸民列传[A]北京:中华书局,1965.
3
范晔.独行列传[A]北京:中华书局,19652670.
4
皮锡瑞.经学极盛时代[A]北京:中华书局,2008124.
5
张栻.光武崇隐逸[M]//张南轩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89.
6
范晔.儒林列传上[A]北京:中华书局,1965.
7
范晔.陈忠传[A]北京:中华书局,19651556.
8
袁宏.孝殇皇帝纪[A]北京:中华书局,2002299.
9
刘珍;等;吴树平.韩棱传[A]北京:中华书局,2008717.
10
班固.武帝纪[A]北京:中华书局,1962180.
引证文献
1
1
蒋波.
隐士与汉代社会的廉政建设[J]
.廉政文化研究,2013,4(4):81-8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永智.
西汉廉政思想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74-77.
1
张鸣.
甲午兵败的另类原因[J]
.乡镇论坛,2008(24):42-43.
2
张鸣.
甲午兵败的另类原因[J]
.政府法制,2009,0(2X):53-53.
3
杨兵杰.
晚清俸制思想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4):62-65.
4
陈艳云.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官场奢糜之风[J]
.新校园(上旬刊),2010(1):180-181.
5
朱姗.
浅析马步芳对青海地区的统治[J]
.商业故事,2015,0(21):24-25.
6
郝英明.
清代的养廉银制度[J]
.文史知识,2015(4):63-66.
7
蒋秀丽.
论腐败在清末新政官场的新演绎[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79-83.
被引量:1
8
罗吉万.
李自成为什么扯旗造反[J]
.学习之友,2009(9):23-23.
9
见.
两袖清风的于谦[J]
.山西老年,2000,0(10):47-47.
10
十句话写尽中国史[J]
.领导科学,2012(15):58-59.
云南社会科学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