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中呈现因果——迪尔凯姆“自杀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迪尔凯姆比较法的著名研究"自杀论"认为,单纯的比较只能确立两种社会事实或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要证实这种相关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必须借助于理论分析确立因果,并控制其他变量进一步检验因果。
作者
风笑天
许传新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7年第9期30-33,共4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比较法
因果关系
迪尔凯姆
分类号
B846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
2
埃米尔·迪尔凯姆,冯韵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5,37,38,44,123,124,126,129,130,131,133
3
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4
共引文献
9
1
王鉴.
教学论若干问题的反思[J]
.教育研究,2005,26(5):43-45.
被引量:16
2
朱祖平.
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因果解释及其政策意义[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3):8-13.
被引量:1
3
包路芳.
城市适应与流动人口犯罪——北京犯罪问题的80年对比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104-115.
被引量:9
4
马雪峰.
涂尔干与韦伯:社会学研究方法比较[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86-93.
被引量:3
5
张志松,尹国兴.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干预研究[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162-165.
被引量:1
6
张萍萍,左斌峰.
当今我国住房问题的社会学透视[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63-67.
被引量:1
7
董才生.
西方经济社会学历史演化的具体过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3):33-37.
8
郑杭生,杨敏.
社会学方法与社会学元理论——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方法论意义[J]
.河北学刊,2003,23(6):82-92.
被引量:23
9
郭景萍.
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J]
.社会学研究,2003(4):36-50.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1
1
曲庆云.
自杀:从个人行为到社会事实——读E·迪尔凯姆的《自杀论》[J]
.社会学研究,1994(2):73-75.
被引量:9
2
王毅.
社会学方法的一种主张:软性实证──兼谈名著《自杀论》对社会研究方法的潜在启示[J]
.云南学术探索,1995(1):54-59.
被引量:5
3
李文华.
从《自杀论》看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确立——兼论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J]
.江汉论坛,2004(12):120-125.
被引量:8
4
李文华.
从迪尔凯姆的《自杀论》看“实证”和“否证”方法的统一[J]
.社会科学研究,2005(1):111-115.
被引量:11
5
陈冰.
农业剩余劳动力逆向转移的初步考察[J]
.中国农村经济,1989(7):3-7.
被引量:9
6
迪尔凯姆,埃米尔.2001.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7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7.
8
朱海忠.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述评[J]
.妇女研究论丛,2008(1):81-85.
被引量:35
9
马雪峰.
涂尔干与韦伯:社会学研究方法比较[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86-93.
被引量:3
10
叶敬忠.
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3):16-2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许传新.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特征——基于四川两县农村的调查[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3):60-64.
被引量:3
2
魏宁.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管窥——以《自杀论》为视角[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3):83-85.
3
董洁.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比较——以《自杀论》和《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为例[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8(5):66-67.
4
刘磊,王洪沙.
对《自杀论》研究方法的解构——社会统计学视角下的分析[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27(6):42-48.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钟斌.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2013(5):121-123.
被引量:16
2
王洒洒,罗丞.
可持续生计分析视角下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14(2):110-118.
被引量:10
3
罗丞.
三重角色理论架构下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研究[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3):19-27.
被引量:1
1
张彦山.
试论社会科学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7,0(3):26-29.
2
《自杀研究档案》[J]
.国外社会科学,2004(5):99-99.
3
张翼.
社会学自杀研究理路的演进[J]
.社会学研究,2002(4):27-42.
被引量:19
4
唐钱华.
彝族苏尼与北方萨满的比较研究及方法论启示[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3-28.
被引量:3
5
张翼.
杀人树[J]
.社会学家茶座,2007(1):23-27.
6
萧父.
古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关于马、恩对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
.中州学刊,1990(3):42-49.
7
香港青少年有自杀想法的有两成[J]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09(1):79-79.
8
杨富斌.
从知识经济视角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兼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方法论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12-14.
被引量:2
9
樊富珉.
我国青少年自杀研究及预防对策[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4):241-242.
被引量:29
10
刘永广,刘金峰.
近年来官员自杀问题研究述评[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9(2):21-24.
探索与争鸣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