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概论”课教学应突出“四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新方案规定的四门必修课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简称概论课)是其中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要增强这门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突出导向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四性"。
作者
王成平
魏巍
机构地区
重庆交通大学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B08期97-99,共3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理论
教学
突出
特性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国剑.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转型同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15-17.
被引量:4
2
单世明,薛芳锦,孙绪兵,杨高举.
思想品德课应从“理实近小”上求实效[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37-38.
被引量:1
3
熊建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29-33.
被引量:8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沈壮海.
锻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1):9-10.
被引量:7
2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2):4-10.
被引量:110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380,91-92,120,109,275,12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8.
5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7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P128).
8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1,202,266.348,282,283.360,70,96,328,332,359,56,96,106,56.96,84,70.88,88,358,377,375,116,125,281,353,105,359,61.
10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83
1
吴汉玲,蒋叠峰.
网络环境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考[J]
.黑龙江史志,2010(9):177-178.
被引量:2
2
杨新宇.
2006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2007(7):184-191.
被引量:2
3
程旭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3-44.
被引量:2
4
陈梦薇.
论高职院校德育内容整合构建的基本思路[J]
.传承,2009,0(12):62-63.
5
李娟,杨红霞.
新时期高校对“90后”大一新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3):325-326.
被引量:1
6
吴震.
一个人与一个城市的经营网络[J]
.中国合作经济,2005(12):32-34.
被引量:1
7
韦光明.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与运用[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88-190.
被引量:2
8
谢秀俤.
论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途径[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9(1):15-17.
被引量:2
9
杨文静.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的构建[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10(1):69-70.
被引量:2
10
蔡庆龄.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思想和学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5-39.
被引量:1
1
李俊彪.
概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点与面”的有机结合[J]
.新课程学习(中),2011(7):63-64.
2
侯秋月.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概论”课教学[J]
.学理论,2015(27):157-158.
3
徐趁丽,安彦彦.
“概论”课教学与实现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几点思考[J]
.沧桑,2014,0(6):208-209.
4
糜海波.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四个结合”[J]
.思想理论教育,2014(2):64-68.
被引量:2
5
张传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改革探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4):96-97.
被引量:2
6
杨序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愉快教学法改革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8(33):143-144.
被引量:1
7
陈全成.
实现“四个结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以“概论”课为例[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7(3):104-106.
被引量:3
8
李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教学研究综述[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104-106.
被引量:1
9
陈坚良.
略论案例教学法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中的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传承,2008(10):70-71.
被引量:1
10
吴楠.
强化问题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探讨[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6(5):58-62.
被引量:2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B0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