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从就业弹性的影响因素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解释了我国就业弹性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有效促进我国就业弹性增加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 张浩 刘金钵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0,共2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8

  • 1胡鞍钢.关于降低我国劳动力供给与提高劳动力需求重要途径的若干建议[J].中国软科学,1998,(11).
  • 2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交通、能源5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 3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 4《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1),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 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1),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2001年..
  • 7[美]索洛(Solow,R·M·)等 著,史清琪等 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商务印书馆,1991.
  • 8by the Rur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选择思路[J].管理世界,1999,15(1):181-194. 被引量:17
  • 9高尚全.中国就业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J].经济学家,1999(4):9-13. 被引量:10
  • 10“十五”时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1999(6):35-4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39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