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新品种高赖145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赖145是兴安盟农研所1997年用自育系转GL95为母本,外引系11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赖氨酸玉米单交种。子实产量7 500 kg/hm2以上;赖氨酸含量≥0.41%;秸秆鲜重75 000 kg/hm2。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东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作者
华程
贾中
王学阁
钱洪慧
郝淑洁
张显明
高欣梅
王崴
关勇
机构地区
内蒙兴安盟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9期48-49,共2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高赖145
品种选育
分类号
S513.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刘法新,岳竞之,潘海龙,刘小勤,张莉,张春荣,杜空军,李家富.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济单7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J]
.玉米科学,2004,12(3):60-62.
被引量:22
2
王绍萍,董亚琳,刘文国.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四单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3,11(1):69-6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齐铁阳,曲丰金,李国斌,齐钟程,栾兵,佟志强,王建新,姜国华,曹世刚.
辽丹933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2,10(2):45-46.
被引量:4
2
王友德,饶春富,陈树宾,田永浩,郭斌,王婷.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新玉9号的选育与推广[J]
.玉米科学,2003,11(S1):52-54.
被引量:5
3
王绍萍,董亚琳,刘文国.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四单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3,11(1):69-69.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6
1
刘法新,岳竞之,潘海龙,刘小勤,张莉,张春荣,杜空军,李家富.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济单7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J]
.玉米科学,2004,12(3):60-62.
被引量:22
2
高翔,沈建华,赵璞,王竹,王进,王明春,祝云芳,陈泽辉.
浅析旅大红骨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种子,2004,23(11):60-63.
被引量:13
3
高翔,王进,彭忠华,曹绍书,沈建华,祝云芳,陈泽辉.
国外玉米种质P78599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初探[J]
.作物杂志,2004(6):46-50.
被引量:14
4
吴广成,何代元,徐志顺,黄克虎,安红卫,罗运超.
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秦单6号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51-51.
被引量:12
5
华程,贾中,王学阁,钱洪慧,郝淑洁,张显明,高欣梅,王崴,关勇.
玉米新品种高赖145的选育及推广[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6):17-18.
被引量:3
6
张莉,张春荣,岳竞之.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济单8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J]
.玉米科学,2006,14(B07):46-47.
被引量:1
7
薛林,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玉米新品种苏玉22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7,15(B09):10-11.
被引量:1
8
程相文,张守林,程立新,常建智,秦贵文,徐国举.
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杂交种浚单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7):32-34.
被引量:48
9
马军政,吴世文,冯娟利,陈彦博,韩海宏,茹凯强,赵朝阳.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隆玉五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74-77.
被引量:1
10
许波,许海涛,王友华,张海申.
玉米新品种金富36的选育及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16-1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7
1
方志伟,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邱道寿.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9号选育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B12):43-44.
被引量:2
2
马春红,李九云,翟彩霞,郝桂琴,郑积德,陈霞,李广敏.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研究进展及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1):46-49.
被引量:13
3
朱琳,陈明彬,朱延年,李再岗,杨丽霞,郑晓华.
秦巴山区花果种子类中药材气候适宜性区划[J]
.陕西气象,2006(6):25-30.
被引量:7
4
李宗明.
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2007(8):39-40.
被引量:3
5
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翟彩霞,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贾银锁.
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效应[J]
.玉米科学,2008,16(2):131-134.
被引量:16
6
齐建双,铁双贵,孙建军,卢彩霞,朱卫红,周柯.
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J]
.玉米科学,2008,16(1):148-149.
被引量:7
7
梁显有,周涛,刘运华.
秦巴山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及育种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6):68-69.
被引量:2
8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70-72.
被引量:4
9
梁晓玲,阿布来提.阿不拉,李进,李铭东,冯国俊,李维鼎.
特早熟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新玉10号[J]
.新疆农业科学,1999,36(2):82-83.
被引量:11
10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质检测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90-1999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70-72.
被引量:4
2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质检测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90-19991.
被引量:2
3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李晓煜,李良英,甄占萍,崔四平,贾银锁.
南非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其利用[J]
.作物杂志,2012(3):123-125.
被引量:2
4
刘红,黄庆林,张建军.
秦巴山区春播玉米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研究初报[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2):40-4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质检测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90-19991.
被引量:2
2
王铁固,赵新亮.
优质蛋白玉米与饲料工业[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2):35-37.
3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李晓煜,李良英,甄占萍,崔四平,贾银锁.
南非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其利用[J]
.作物杂志,2012(3):123-125.
被引量:2
4
杨晓燕.
探讨玉米的高产种植及病虫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8):88-88.
5
贾晓军,丁变红,张小伟,吴新明.
北疆膜下滴灌糯玉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73-76.
被引量:3
6
吴杨焕,贾晓军,张小伟,李旭东,丁变红,吴新明,陈江鲁.
绿洲农区糯玉米品种种植比较试验[J]
.新疆农垦科技,2016,39(1):3-8.
7
于兴世,邓继荣,王选明.
2015年康县杂交玉米品种种植表现观察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8):36-36.
8
张建军,刘红,黄庆林,李春元,翟英.
授粉技术组合对玉米籽粒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52-55.
9
张钧寿,黄杰,周林.
丘陵平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8):28-30.
被引量:1
10
常海滨,胡海珍,肖齐圣,鲁和平.
麻城地区油菜适宜硼肥用量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8):44-46.
1
高欣梅,华程,钱洪慧,郝淑杰,关勇,王崴.
玉米新品种高赖145高产栽培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3):32-33.
被引量:1
2
华程,贾中,王学阁,钱洪慧,郝淑洁,张显明,高欣梅,王崴,关勇.
玉米新品种高赖145的选育及推广[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6):17-18.
被引量:3
3
Wade.,LJ,汪自强.
向日葵子实产量的密度X熟期互作[J]
.国外农学(向日葵),1989(3):9-12.
4
刘晓辉,高士杰,李继洪,张玉龙.
吉甜2号南引生育特性的研究[J]
.中国种业,2007(4):40-41.
被引量:7
5
安建路.
裸燕麦新品种锡燕3号的选育[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0(S1):42-42.
6
陈久平.
如何鉴别玉米杂交种[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1998(7):11-11.
7
王玉龙,黄必志,匡崇义,徐驰.
大豆新品种在昆明地区的引种研究[J]
.牧草与饲料,2008,2(2):48-51.
被引量:2
8
徐驰,匡崇义,薛世明.
亚热带地区三种不同籽粒苋生产表现[J]
.牧草与饲料,2009,3(4):31-32.
9
林满堂,孙红霞,陈维虎.
小黑麦引种试验报告[J]
.牧草与饲料,2011,5(3):55-56.
被引量:2
10
C.Dean Dybing,C.lay,吴广文,颜忠峰.
亚麻开花习性与子实产量的关系[J]
.中国麻作,1993,15(3):47-47.
玉米科学
2007年 第B0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