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看待农民的经济行为与经济意识,并解释农村劳动力为什么会发生转移,以及向何处转移的问题,进而提出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作者
刘文辉
李小红
机构地区
南昌工程学院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27,共3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面向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之研究"(项目编号:06YJ97)。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经济学分析
分类号
F30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2][英]马歇尔,廉运杰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6.
2
谢建社,朱明,谢蓬勃.
“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体制[J]
.求实,2006(8):57-5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谢建社,郑百灵,谢蓬勃.
“民工潮”对农村宗族的影响——以江西姚圩镇为例[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40-45.
被引量:4
2
一个打工仔和他的农民工权益保全模式——记河南省十大杰出务工有为青年张全收[N].经济参考报,2006—03—14.
3
“民工荒”是福还是祸[EB/OL].南方网,2004—09—18.
4
民工荒呼唤以权利为基础的制度保障[EB/OL].www.rednet.com.cn2004—09—10.
5
孙立平.“民工荒”真正含义是什么?能改变什么?[N].中国改革论坛,2004-09-22.
6
李佐军.“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N].世纪经济报道,2004—08—23.
7
张晓山.析我国“民工荒”现象[N].中国青年报,2004—10—19.
共引文献
8
1
丁守海.
劳动剩余与工资上涨条件下的工业化[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1):31-58.
被引量:3
2
刘轩君.
“民工荒”问题的浅析[J]
.大众商务,2010(8):261-261.
3
杨天保,张壮强.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亟待重估——以春节前后“两荒”为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07,23(6):74-76.
被引量:5
4
易明惠,程明.
“用工荒”现象启示——企业加强农民工培训的思考[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2):31-33.
被引量:2
5
曹学敏,潘芹芹.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用工荒”现象[J]
.现代商业,2011(9):133-133.
6
尹枚.
珠三角中小企业遭遇“用工荒”的对策分析[J]
.广东经济,2013(3):39-41.
被引量:2
7
尹枚.
微观之计与宏观之策——解析珠三角中小企业“用工荒”[J]
.特区经济,2013(3):23-25.
被引量:1
8
王静.
河南餐饮业用工荒原因及用工机制建设研究[J]
.中国商贸,2010,0(26):249-25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1
1
简新华,张建伟.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J]
.人口研究,2005,29(2):49-55.
被引量:111
2
黄延信,姜文胜,陈晓华,张红宇,李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8):29-34.
被引量:86
3
张月水.
加快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路[J]
.金融与经济,2005(8):35-36.
被引量:5
4
王凤.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决定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学家,2005(5):66-71.
被引量:27
5
邹薇,张芬.
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
.中国社会科学,2006(2):67-79.
被引量:189
6
徐平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6):39-42.
被引量:25
7
魏作磊.
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管理,2007,33(1):72-79.
被引量:21
8
周加来,曹强.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45-47.
被引量:3
9
彭建华,陈冬梅.
吉安市县域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05X):196-197.
被引量:1
10
冯晓燕,张兔元.
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534-53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杨华星,邹勇文.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人口聚集政策支持探讨——以江西吉安市为例[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29-34.
2
王庆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研究[J]
.经济问题,2011(3):80-84.
被引量:8
3
邹宽生.
江西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及开发途径[J]
.才智,2009,0(29):293-2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陈英.
信息化建设对广东农村青年的影响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2):88-90.
2
姚海琴.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住宿餐饮业增长为切入点[J]
.浙江学刊,2012(1):154-158.
被引量:4
3
张杰飞.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4):221-224.
被引量:3
4
郭志仪,马晋武.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探索:基于富平学校的调查[J]
.西北人口,2013,34(4):49-54.
被引量:3
5
王振军.
甘肃城乡统筹的贫困标准及贫困人口分析[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27(6):90-95.
被引量:1
6
鲁莎莎,朱厚强,吴成亮.
不同林区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河北、湖南、福建3省的实地调查[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64-70.
7
李亚男.
住宿餐饮业用工紧缺问题剖析及升级路径探讨——以杭州市为例[J]
.经济论坛,2015(9):108-112.
被引量:3
8
杨威,马冠南,张晓娇,张磊,曹鸿鹏,李勇.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发达省份的比较研究[J]
.吉林农业,2018(9):49-49.
被引量:1
9
李铭,曹俊杰.
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黄河三角洲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06X):12-13.
被引量:1
1
王芳芳.
京津冀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之我见[J]
.商情,2012(35):200-200.
2
马云红.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制度、产业研究综述[J]
.商场现代化,2008(6):382-383.
3
钟静远.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推进资阳工业发展[J]
.天府新论,2001(1):37-39.
4
戴斯玮,林善炜.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林业经济,2017,39(4):27-31.
被引量:15
5
王莉.
关于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以我国汽车工业为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22(8):63-73.
被引量:10
6
谈传生.
电力产业管制、制度背景与产业可持续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7(06S):354-355.
7
姜息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会计工作[J]
.内蒙古财会,1993(9):37-38.
8
梁秋露.
煤矿企业材料管理与控制流程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2):59-61.
被引量:3
9
杨正勇,史君英,王强.
防治水域污染 实现渔业资源永续利用[J]
.生态经济,2000,16(7):20-22.
被引量:1
10
郝庆升.
追寻光电子产业经济发展的高端领域——《吉林省光电信息产业优势与集群化发展研究》评介[J]
.中国经贸,2014(5):140-140.
价格月刊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