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川公司六边形进路断面成形问题与措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川公司F17断层以东矿山采场采用正六边形进路回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回采进路断面的成形效果不理想。对假顶下影响进路断面成形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作者
张绍勋
胥耀林
机构地区
金川集团公司三矿区
出处
《采矿技术》
2007年第3期10-11,共2页
Min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回采进路
六边形断面
断面成形
分类号
TD801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周摅诚.金属矿床地下开采[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2
解世俊.采矿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3
张树茂.
铜矿峪矿自然崩落法回采实践[J]
.金属矿山,2003,32(2):12-14.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2
1
袁海平,曹平.
我国自然崩落法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J]
.金属矿山,2004,33(8):25-28.
被引量:48
2
王进学,王家臣,董卫军,陈忠辉.
矿体地下连续开采顶板崩落相似模拟试验[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172-175.
被引量:15
3
王进学,沈杰.
地下矿体连采顶板控制技术研究[J]
.金属矿山,2007,36(8):19-23.
被引量:1
4
申元红.
铜矿峪矿自然崩落法的放矿管理[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7,59(5):14-17.
被引量:4
5
袁龙建.
浅孔留矿采矿法在包头地区小型矿山的应用[J]
.包钢科技,2008,34(1):4-6.
被引量:2
6
赵守鹏,马从安,蔡彩华.
自然崩落法放矿排产品位连续预测模型[J]
.金属矿山,2010,39(1):45-47.
被引量:2
7
胡贵如.
缓倾斜中厚矿体安全回采和降低损失贫化指标的实践[J]
.湖南有色金属,2010,26(2):10-12.
8
唐业茂,曾晓文.
自然崩落采矿法技术应用探讨[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62(3):9-10.
被引量:12
9
孙运乾.
基于最短路径的斜坡道自动生成算法与实现[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3):87-89.
10
郑敏昌,廖九波,马驰.
浅析黑山沟铁矿贫化损失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
.现代矿业,2011,27(7):77-7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崔继强,姚维信,乔登攀,李广宽.
龙首矿六角形进路高效回采技术研究[J]
.采矿技术,2014,14(2):5-9.
被引量:8
2
唐长松,金铭良.
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新方案——“六角形”进路式回采[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9,41(6):7-11.
被引量:7
3
陈俊智,庙延钢,杨溢,任春芳.
金川龙首矿深部开采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4):13-16.
被引量:12
4
乔登攀,严体,陈俊智.
龙首矿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六角形进路规格优化[J]
.云南冶金,2007,36(1):10-14.
被引量:15
5
程海勇,乔登攀.
金川龙首矿充填采矿与地表沉降规律探讨[J]
.金属矿山,2012,41(11):32-35.
被引量:10
6
姚维信.
龙首矿下向六角形高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应用与发展[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1,53(1):5-9.
被引量:8
7
王洪江,李公成,吴爱祥,仪海豹,孙伟,王晓宁,何建元.
龙首矿围岩流变特性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A02):3676-3681.
被引量:9
8
杨志强,把多恒,王永定,高谦.
提高金川矿山下向采场采矿生产能力技术研究[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5,67(3):48-52.
被引量:3
9
何书,赵奎,陈飞,黄博.
深部矿体下向进路方向与回采顺序的优化设计[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36(1):1-4.
被引量:5
10
贾珍,原少洁,张贵银.
破碎围岩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技术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37(1):23-26.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柳军斌,柳小胜,费汉强,安文杰.
高进路转无砼假顶低进路回收边角矿体的对策探讨[J]
.采矿技术,2008,8(3):1-2.
被引量:2
2
王虎.
龙首矿六角形进路腰宽尺寸对充填体稳定性影响的分析[J]
.现代矿业,2020,36(4):165-170.
被引量:3
3
曹鑫,刘斌.
分层建造下向大六角形进路稳定性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21,41(5):17-2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苏先锋.
破碎铅锌矿体采矿方法优化与实践[J]
.中国矿山工程,2016,45(4):18-21.
被引量:1
2
李艳刚,祁连忠.
大梁矿业膏体充填料浆可泵性与充填堵管因素研究[J]
.采矿技术,2017,17(5):23-24.
被引量:2
3
曹鑫,刘斌.
分层建造下向大六角形进路稳定性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21,41(5):17-22.
4
张钦礼,余一波,王道林.
龙首矿充填体悬臂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
.黄金科学技术,2022,30(2):254-262.
被引量:2
5
王永定.
六角形进路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发展及优势[J]
.金川科技,2023(4):5-8.
1
侯智钦.
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技术关键问题与措施探究[J]
.能源与节能,2015(3):41-42.
2
杜建英.
对煤矿测量工作常见问题与措施的研究[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6):361-361.
被引量:1
3
卢瑞梁.
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
.安全与健康,2002(07S):37-39.
被引量:7
4
万登伟.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技术问题与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2(6):294-294.
被引量:4
5
刘彦明.
煤矿瓦斯通风中的安全问题与措施探究[J]
.能源与节能,2016(8):12-13.
被引量:2
6
刘冲.
煤矿管理中的弊端问题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2015,13(7):275-276.
7
田连福.
对矿井测量问题与措施的探讨[J]
.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4):243-244.
8
冯文文.
有关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关键问题的研究[J]
.能源与节能,2017(4):38-39.
被引量:1
9
张海军.
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
.山东煤炭科技,2016,34(7):77-78.
被引量:2
10
段伟.
上湾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5,40(6):100-102.
被引量:2
采矿技术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