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滇中红层地区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边坡系统调查,结合岩土体介质特征,将"滇中红层"边坡岩体结构划分为硬质岩、软弱岩、软硬岩互层和堆积层(体)四类边坡,建立了各类边坡岩体结构的变形破坏模式,共12种。对应于不同的边坡破坏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设计方案,有助于工程安全,节约投资。
作者
李传宝
程谦恭
徐彩风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104,共3页
Subgrade Engineering
关键词
滇中红层
边坡
变形破坏模式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12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1
彭仕雄,邓良胜,蒙玉霖,游显云.
紫坪铺工程复杂结构层状岩质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02,33(11):27-29.
被引量:4
2
杨绪波,黄润秋,沈军辉,曹运江.
紫坪铺水电站2^#泄洪洞进水口边坡变形特征及其机理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2035-2040.
被引量:17
3
殷跃平.
三峡库区边坡结构及失稳模式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5,13(2):145-154.
被引量:115
4
常中华,伍法权,刘海燕,祁生文.
三峡库区奉节新县城库岸边坡类型及岩体结构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057-3063.
被引量:22
5
常中华,伍法权,张二勇,柴建峰.
三峡水库区奉节县典型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机制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4):20-2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伍法权.
岩质高陡边坡变形与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工作方法[J]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199-211.
被引量:19
2
杨明,王波,胡厚田.
类土质边坡特征的初步探讨[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110-112.
被引量:19
3
范文,俞茂宏,李同录,彭建兵.
层状岩体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滑坡稳定性数值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z1):383-386.
被引量:52
4
吉随旺,张倬元,王凌云,刘汉超.
近水平软硬互层斜坡变形破坏机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3):49-52.
被引量:40
5
殷跃平,胡瑞林.
三峡库区巴东组(T_2b)紫红色泥岩工程地质特征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2):124-135.
被引量:93
6
常中华,伍法权,张二勇,柴建峰.
三峡水库区奉节县典型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机制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4):20-24.
被引量:10
7
廖济川,陶太江.
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对开挖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工程勘察,1994,22(4):18-22.
被引量:29
8
吕生第等.李家峡层状岩体人工开挖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
9
杜伯辉等.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工程地质卷[C].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10
WittkeW.岩石力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154
1
柴波,殷坤龙,陈丽霞,李远耀.
岩体结构控制下的斜坡变形特征[J]
.岩土力学,2009,30(2):521-525.
被引量:19
2
王根龙,伍法权,祁生文.
悬臂-拉裂式崩塌破坏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2012,33(S2):269-274.
被引量:38
3
王世昌,陈小婷,黄波林,刘广宁.
三峡库区青石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J]
.人民长江,2013,44(S2):66-70.
被引量:5
4
唐天国,万星,刘浩吾.
高边坡安全监测的改进GM模型预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307-312.
被引量:38
5
罗元华,伍法权,常中华.
三峡库区奉节县新城区T_2b^3泥质灰岩斜坡变形破坏模式的现象学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2029-2034.
被引量:18
6
常中华,伍法权,刘海燕,祁生文.
三峡库区奉节新县城库岸边坡类型及岩体结构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057-3063.
被引量:22
7
祁生文,伍法权,常中华,刘海燕,司维兵.
三峡地区奉节县城缓倾层状岸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机制[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88-91.
被引量:21
8
唐天国,朱以文,蔡德所,刘浩吾,蔡元奇.
光纤岩层滑动传感监测原理及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2):340-344.
被引量:20
9
彭建兵.
中国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1):5-12.
被引量:50
10
汤明高,许强,黄润秋.
三峡库区典型塌岸模式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2):172-177.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
126
1
赵利奎,李晓丽,冯立红,张蕊.
滇中红层深埋软岩隧洞支护措施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S02):737-743.
被引量:16
2
喻渝,姜波,李磊.
复杂山区铁路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J]
.高速铁路技术,2018(S01):51-55.
被引量:6
3
李通国,刘明强,任文秀,李小强,刘延兵,王军.
兰州周边红层地貌地质特征及旅游前景展望[J]
.甘肃地质,2020,29(1):85-95.
被引量:4
4
杨刚,冯飒,简平,卞成林,李建男,姚森瀚.
四川红层地区渠道加固整治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J]
.灌溉排水学报,2019,38(S02):148-152.
被引量:6
5
彭柏兴,王星华.
红层残积土工程特性与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z1):4405-4408.
被引量:4
6
邵蕊,杨兆萍,韩芳,刘新宇.
天山托木尔自然遗产地地理多样性价值评估与保护分区[J]
.干旱区地理,2011,34(3):525-531.
被引量:8
7
张以明,白旭明,邱毅,袁胜辉,常建华,唐传章,曲扬,王泽轩.
廊固凹陷凤河营潜山带地震采集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2012,17(6):69-72.
被引量:9
8
袁从华,吴振君,陈从新,卢海峰.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勘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
.岩土力学,2010,31(S1):271-278.
被引量:20
9
程强,周永江,黄绍槟.
近水平红层开挖边坡变形破坏特征[J]
.岩土力学,2004,25(8):1311-1314.
被引量:44
10
彭建兵,马润勇,邵铁全.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J]
.地学前缘,2004,11(4):535-549.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11
1
向天兵,杨小龙,司建强,闫尚龙,杨仕德.
滇中引水工程龙泉隧洞近接施工影响控制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3,19(S02):859-865.
被引量:1
2
冯振,金福喜,龚裔芳.
红砂岩顺层边坡监测及变形破坏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2):4078-4086.
被引量:31
3
韦瑞表.
楚雄盆地红层地震采集效果影响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2015,20(3):64-72.
被引量:1
4
刘俊新,刘育田.
红层的工程特性及其离心试验研究[J]
.路基工程,2010(2):78-80.
被引量:1
5
王唤龙,孙毅,周德培,肖世国.
红层堆积体高边坡坡体结构及变形规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A01):2887-2894.
被引量:8
6
魏瑞,王唤龙,周德培,肖世国.
红层堆积体地区坡体结构分类[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6):1178-1183.
被引量:9
7
胡惠华,付敏,张可能.
湘西高速公路红砂岩边坡岩体质量HSMR评价体系研究[J]
.路基工程,2011(4):21-24.
被引量:2
8
常琳,王瑞雪,马思顺.
遥感技术在昆明市官渡区地质灾害详查中的应用[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7,28(3):91-95.
被引量:4
9
曾帅,万军利,张玉芳,向润泽.
广东省红层边坡病害机理及对策[J]
.铁道建筑,2017,57(10):113-115.
被引量:6
10
常琳,王瑞雪,马思顺.
遥感技术在云南省蒙自市地质灾害详查中的应用[J]
.工程勘察,2018,46(4):57-6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高谦,张金峰.
降雨作用下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3,23(12):121-122.
被引量:1
2
韩丙红.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公路边坡智能监测预警综合平台可行性分析[J]
.西部资源,2023(4):172-174.
被引量:1
3
彭泰鑫,朱大鹏,黄玲,罗鑫.
滑移孤石稳定性分析及失稳过程研究——以四川省马边县某孤石为例[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41(2):229-237.
被引量:1
4
袁从华,吴振君.
坡积松散体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3,34(S1):121-126.
被引量:5
5
胡惠华,付敏,张可能.
湘西高速公路红砂岩边坡岩体质量HSMR评价体系研究[J]
.路基工程,2011(4):21-24.
被引量:2
6
美国纺织工业科技发展之动向[J]
.新纺织,2000(4):25-28.
7
袁晓波,向波,赵丹,何云勇.
四川广巴高速公路红层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23(3):13-17.
被引量:16
8
李力.
通平高速竹菊湾高边坡变形监测及分析研究[J]
.公路工程,2012,37(6):42-44.
被引量:1
9
熊冰.
某高速公路岩堆体特征及对路基工程影响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2014,31(1):49-52.
被引量:12
10
雷冬,沈泓舟,冯富凯,杨柳荫.
双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岩石自由面法向变形测量[J]
.力学季刊,2014,35(1):157-163.
被引量:2
1
梁坤祥,靳慧洁,祁春明.
云南滇中红层地区抗旱救灾水井钻井方法探讨与成效[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10):34-36.
2
程月红,张厚斌.
支撑下硬质岩非爆破开挖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2015,44(13):80-82.
被引量:10
3
吴晓炜.
浅谈火场倒塌跌落痕分析在认定起火点中的作用[J]
.福建建筑,2012(12):115-116.
被引量:1
4
邵刚.
铁路路基硬质岩路堑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2):165-166.
5
陈忠,陈杰,李峰,黄建华,周建安.
大直径超长桩嵌入硬质岩与嵌入软质岩加高压灌浆的承载力分析比较[J]
.福建建筑,1996,0(S1):24-26.
被引量:1
6
梁勇强,覃冷.
红层地区挡土墙破坏特征及治理方案探讨[J]
.魅力中国,2014(26):234-234.
7
樊新庆,李彪,温金梅,吕玉香.
重庆市红层地区饮用水水质问题及饮水对策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2):141-143.
被引量:4
8
李旭光,冯永,裴玉斌.
浅析堆积层滑坡抗滑桩的结构设计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5,34(9):155-155.
9
杨柳.
浅谈“红层”地区勘察工作要点[J]
.工程建设,2009,41(1):34-37.
被引量:3
10
李增春.
公路路堑边坡破坏类型与支护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206-206.
被引量:1
路基工程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