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与安徽汽车工业发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安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索了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原因,发现在控制了需求和生产技术的前提下,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是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原因,而规模经济的贡献却不明显。
作者
刘晴
吴柳燕
机构地区
合肥工业大学
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5,共4页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安徽汽车工业
分类号
F407.4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Heckscher.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M].Eknomisk Tidskrift,1919:497-512
3
Ohlin.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ge,1933
4
林毅夫,孙希芳.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
.国际经济评论,2003(11):12-18.
被引量:159
5
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刘明兴.《适宜的技术选择与内生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发展论坛,2002年8月15日.
2
保罗·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海闻等译.《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林毅夫.《与林老师对话.发展战略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3年8月.
4
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0.C200300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3年2月25日.
5
林毅夫 姚洋 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北京 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发展论坛,2002年8月15日.
6
刘明兴.《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 研究中心林毅夫发展论坛,2002年8月15日.
7
林毅夫 李永军.《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金融风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001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0年10月.
8
林毅夫 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0.C200300l.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3年2月25日.
9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3,(58).
10
Maddison, Angus, 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Paris. OECD, 1995.
共引文献
163
1
胡伟韬.
江苏省靖江市对外贸易问题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1(23):65-67.
2
务腾飞,姚远,邓小桂.
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2):176-177.
被引量:1
3
郭界秀.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2007,22(1):64-66.
被引量:11
4
黄丙志,李涛.
我国社会保障缴费、支出与劳动力比较优势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73-77.
被引量:3
5
曹玉平.
发展中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探索[J]
.商,2012(13):150-151.
6
李丹.
要素成本约束下的中国外贸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6):63-68.
被引量:2
7
郎永清.
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兼评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
.国际贸易问题,2004(8):8-11.
被引量:11
8
俞毅.
论WTO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战略的重构[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9):60-61.
被引量:1
9
俞毅.
贸易大国背景下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的转型[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11):11-15.
被引量:3
10
王怀民.
市场分割、比较优势与加工贸易——对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加工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05(1):48-53.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0
1
戴思茂.
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2):110-112.
被引量:13
2
胡本田.
产业集群: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38-143.
被引量:5
3
朱卫东,高珍伟.
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思考[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5):110-113.
被引量:5
4
刘晴.
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探索[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2):63-65.
被引量:2
5
高珍伟,朱卫东.
安徽省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58-62.
被引量:11
6
张峥嵘.
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特点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5):55-57.
被引量:1
7
傅为忠,唐莹.
提升安徽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
.市场论坛,2008(12):16-17.
被引量:5
8
吴华清,刘志迎.
基于价值网理论的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徽汽车产业东接发展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5):64-67.
被引量:5
9
地区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图谱之四 自主品牌汽车:安徽确保全国第一争进世界前十[J]
.领导决策信息,2009(43):30-31.
被引量:1
10
郑兴,蒋伟.
新形势下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9S):34-3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汪世福.
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2013(2):198-2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超,韦钰芳.
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机遇分析——以奇瑞多品牌战略为例[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3):72-75.
被引量:1
1
潘利.
加快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若干建议[J]
.安徽科技,2003(4):14-15.
2
李昌龙.
安徽汽车工业:曙光在前[J]
.安徽工商,2002(2):32-33.
3
覃先贤.
打好“三大战役” 振兴安徽汽车工业[J]
.政策与管理,1996(7):19-20.
4
杨皖苏,连瑞瑞,严鸿和.
“十一五”时期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1):43-46.
被引量:4
5
刘晴,郭薇薇.
安徽汽车工业的比较优势探析[J]
.汽车工业研究,2007(8):27-29.
被引量:1
6
吴仲平.
安徽汽车工业在战略调整中壮大[J]
.中国机电工业,2000(9):13-13.
7
邓业轩.
安徽汽车工业面临问题分析[J]
.安徽省情省力,2008(5):23-24.
8
陶志浩.
对加入WTO后安徽汽车工业的几点思考[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z1):262-264.
9
安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问题[J]
.安徽软科学研究,1996(2):14-16.
10
徐斌.
争先创特色的安徽汽车工业[J]
.中国机电工业,1998(6):41-41.
工业技术经济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