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聊斋志异》同篇双女情节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聊斋志异》中的"同篇双女"情节,是蒲松龄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对自我缺憾婚姻的文字安慰、悲感人生的艺术代偿,更有着传统文化心理的显层次投影在其中。蒲松龄将人性解放的时代新风气,融入到他笔下那些可爱女子的身上,让"双女情节"在背负传统的厚重之外,获得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延伸。
作者
吴琼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07年第3期25-37,共13页
Study on Pu Songling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同篇双女情节
艺术代偿
男权婚姻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魏)曹植著,赵动文校.曹植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同被引文献
25
1
李孔铸.
同性恋 异性恋 自恋及道德颠覆 《聊斋志异·封三娘》的叙事分析心理分析及其他[J]
.博览群书,2002(4):62-65.
被引量:2
2
吴光正.
从宗教膜拜走向心理补偿的人妖之恋[J]
.中国比较文学,1998(2):107-119.
被引量:6
3
彭兆荣.
和谐与冲突:中西神话原型中的“二女一男”[J]
.中国比较文学,1994(2):105-121.
被引量:9
4
王锐.
美与德的结合——《聊斋志异》“双美”婚姻模式再解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20-21.
被引量:1
5
马瑞芳.
奇特迷人的狐女封三娘——《聊斋》人物谈[J]
.文史知识,1995(8):106-107.
被引量:1
6
周怡.
人妖之恋的文化渊源及其心理分析——关于《聊斋志异》的两个话题[J]
.明清小说研究,2001(3):52-61.
被引量:11
7
王承丹,徐文蕾.
现实·理想·梦幻——论《聊斋志异》科举生活的三重世界[J]
.蒲松龄研究,2007(2):36-46.
被引量:1
8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
(汉)司马迁.史记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
郑春元.
《聊斋志异》中精怪形象的塑造方法新探[J]
.蒲松龄研究,2008(1):16-2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王锐.
美与德的结合——《聊斋志异》“双美”婚姻模式再解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20-21.
被引量:1
2
吴海燕.
论《聊斋》情爱故事的矛盾性爱表现和双重贞节标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48-49.
3
陈俊禹.
《聊斋》情爱故事的矛盾性爱表现和双重贞节标准研究[J]
.消费导刊,2008,0(22):202-202.
4
曾丽容.
同枝异花 各擅其妙——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双美情结[J]
.蒲松龄研究,2013(2):75-85.
被引量:5
5
石琳.
亦幻“情”“名”,亦幻了——《聊斋志异》中文人理想的矛盾性[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9):9-10.
6
郭君娅.
大视阈研究和个案异读——川剧聊斋戏与《荷花配》研究探绎[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4):48-52.
7
刘佳玥.
浅析《聊斋志异》之“双美”理想[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4):110-113.
8
贾琛.
“同性相恋—形式婚姻—异性回归”——小说《封三娘》的潜叙事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4,0(6X):59-6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麟舒.
男性视角下的爱情幻想——《聊斋志异》中的“双美”故事[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10):26-28.
被引量:1
2
郭君娅.
大视阈研究和个案异读——川剧聊斋戏与《荷花配》研究探绎[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4):48-52.
3
刘佳玥.
浅析《聊斋志异》之“双美”理想[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4):110-113.
4
孙璐.
试论《聊斋志异·莲香》中的“对偶美学”[J]
.蒲松龄研究,2023(4):29-40.
被引量:1
5
贾琛.
“同性相恋—形式婚姻—异性回归”——小说《封三娘》的潜叙事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4,0(6X):59-61.
1
刘洪宇.
带着伤痛前行——谈艾丽丝·门罗《多维的空间》中女性意识的曲折苏醒[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9):87-89.
2
刘冰洁.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简·奥斯汀与张爱玲婚姻观之差异[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10):121-123.
被引量:1
3
王红艳.
简·奥斯汀与张爱玲婚姻观之差异[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18(1):45-47.
4
鲍丽娟.
混沌凄苦人生的艺术再现——读萧红的《呼兰河传》[J]
.长春大学学报,2001,11(1):68-70.
5
裴争.
从《黄金时代》看许鞍华的艺术追求与妥协[J]
.电影文学,2015(1):106-109.
被引量:3
6
王幅明.
回味[J]
.南国博览,2014(9):38-38.
7
黄瑛蓓.
庐隐之“为人生”[J]
.青春岁月,2013,0(5):18-19.
8
支克坚.
当前的文艺思潮与现代文学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1):25-29.
被引量:3
9
富天娇.
东方悲剧美学视域下的“怨”与“恨”[J]
.北方文学(中),2013(4):138-140.
10
张嘉林.
哭泣:为了绝望的爱——《红楼梦·葬花吟》解读[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14(4):43-46.
被引量:1
蒲松龄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