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当代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是经济道德的转轨,而经济道德的重建又会引发社会整体诚信的滑坡。同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生活和成长的青少年学生,也呈现出现实化、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要从诚信教育的意义入手,注重分析、研究青少年学生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以便提出和采取加强青少年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更好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
徐少阳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出处
《黑河学刊》
2007年第5期110-111,共2页
Heihe Journal
关键词
诚信教育
青少年学生
措施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周建松,陈云涛,王琦.
高等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诚信教育的实践[J]
.浙江金融,2004(4):6-9.
被引量:1
2
杨茜.
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9(1):61-62.
被引量:7
3
邓厚勇.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09-111.
被引量:5
4
汤子华.
大学生与诚信教育[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64-67.
被引量:4
5
傅维利,刘磊.
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4):17-19.
被引量:12
6
王宏彬.
传统诚信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5):122-123.
被引量:13
7
徐伟.
重视加强校园诚信教育[J]
.江南论坛,2002(8):36-3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邓晓笳.网上论坛成了"枪手"的自由市场[N].中国青年报,2002-04-30(7).
2
邓江秀.讨论·我看考试作弊·教师也有责任[N].中国青年报,2001-07-24(5).
3
[1]李国.重庆"替考枪手"疯狂表演[N].工人日报,2002-06-26(6).
4
[4]蒋韦华薇.曹县一中:高考替考已成公开秘密[N].中国青年报,2001-07-15(2).
5
[5]耿健.6万册盗版书坑害8千学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2-04-29(1).
6
陈燕,王学峰.
浅析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5):439-441.
被引量:21
7
万清祥,李国昌.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3(4):98-99.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40
1
杨洪能.
当前大学生诚信观的调查与分析[J]
.科技信息,2008(25).
被引量:2
2
蔡运花.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归因及诚信培养途径探析[J]
.文教资料,2008(4):217-219.
被引量:1
3
项贤钦.
独立学院诚信教育的调查思考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6(30):23-24.
被引量:5
4
戚健,纪福银,王恩亮.
高度重视大学新生的人格塑造[J]
.考试周刊,2007(13):11-12.
5
杨缅.
诚信——21世纪的身份证[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20(S1):395-397.
被引量:2
6
潘春艳.
当今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及其对策[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6):38-39.
被引量:3
7
邵军,郝春雷.
高度重视大学新生的人格塑造[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63-65.
8
林幸福.
新教育视角下大学生不诚信行为浅析[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85-88.
被引量:8
9
梅国英.
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心理归因及重建[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74-78.
被引量:3
10
何霭.
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06(1):39-42.
被引量:68
1
张梅.
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6):95-97.
被引量:4
2
张世忠.
浅议学校诚信道德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5):55-56.
被引量:7
3
孙娇.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32):5-5.
4
曹忠琪.
孔子“因材施教”的启示[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1,15(2):90-91.
被引量:2
5
付钢.
实施新课标,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J]
.科学咨询,2008(16):15-15.
6
李晓雨.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与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0(1):154-154.
被引量:15
7
徐丽娟.
浅谈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2009(12):62-63.
8
余建山.
简析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J]
.大观周刊,2012(28):250-250.
9
王艳.
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34):83-83.
10
张振表.
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
.俪人(教师),2015,0(17):412-412.
黑河学刊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