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382-385,共4页
Journal of Modern Clinical Medicine
参考文献11
1 杨凯,温玉明.口腔癌淋巴化疗[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1):59-60. 被引量:3
2 何军 ,奉建芳 ,蔡本琴 ,侯世祥 .口服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M-SLN)肝靶向性的动物实验研究[J] .高技术通讯,2005,15(9):71-75. 被引量:9
3 Yoko.,M,王亚敏.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7,24(4):216-218. 被引量:3
4 熊素彬,陆彬,杨红,尹小东,晁若冰.RP-HPLC法研究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的体内分布和淋巴结靶向性[J]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8):1043-1049. 被引量:8
5 李立民,陈庆华.紫杉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纳米粒腹腔注射的组织分布[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3):185-190. 被引量:6
6 杨凯,温玉明,王昌美,郑刚.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靶向治疗的应用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6):447-450. 被引量:25
7 何军,侯世祥,奉建芳,蔡本琴.不同粒径的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口服吸收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51-1653. 被引量:14
8 景纯,温玉明,王大章,王昌美.人体口腔颊、舌部淋巴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与癌转移[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5,13(2):125-129. 被引量:18
9 杨留中,孙岚,张英鸽.生物隋性纳米粒子的体内分布、移行和排泄[J]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5):525-527. 被引量:7
10 潘妍,徐晖,赵会英,魏刚,郑俊民.胰岛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口服药效学研究[J] .药学学报,2002,37(5):374-377.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62
1 何军,奉建芳,庞家忠,陆伟根,侯世祥.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机制的研究[J] .中草药,2004,35(8):864-866. 被引量:4
2 李蜀光,毛祖彝.恶性肿瘤间质内液压增高[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20(6):335-339. 被引量:3
3 肖长义,瞿佐发,王雅琴.大鼠小肠对颗粒性物质排泄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6):33-36. 被引量:5
4 何军,奉建芳,张乐乐,陆伟根,侯世祥.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成药,2005,27(1):19-21. 被引量:18
5 虞阳,涂家生,张明,李朋梅.PLA-PEG嵌段共聚物在药物释放系统中的应用[J] .药学进展,2005,29(6):250-254. 被引量:12
6 景纯,温玉明,王大章,王昌美.口腔颊、舌鳞癌癌周淋巴管形态学特征与颈淋巴结转移[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5,13(2):130-134. 被引量:26
7 景纯,温玉明,王大章,王昌美.人体口腔颊、舌部淋巴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与癌转移[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5,13(2):125-129. 被引量:18
8 孙岚,张英鸽,杨留中.纳米活性炭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存留及淋巴靶向性[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29(4):349-351. 被引量:16
9 李燕华,王文福.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 .解剖与临床,2006,11(1):42-44. 被引量:4
10 霍美蓉,周建平,魏彦,吕霖.紫杉醇阳离子壳聚糖胶束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37(2):132-136.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121
1 王珩,文小波,程建宁.口腔癌发生部位与颈淋巴结转移平面关系的临床病例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4):37-38. 被引量:1
2 潘研,李英剑,高鹏,丁平田,徐晖,郑俊民.壳聚糖包衣对胰岛素聚酯纳米粒胃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J] .药学学报,2003,38(6):467-470. 被引量:21
3 孙明磊,温玉明,王昌美,李龙江,王晓毅.淋巴靶向平阳霉素—活性炭纳米微粒的研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22(3):183-185. 被引量:10
4 张继明,胡富强,应晓英,袁弘.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8):605-607. 被引量:16
5 赵建江,温玉明,王昌美.舌鳞癌癌周淋巴管的形态特征及与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的探讨[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2(3):177-180. 被引量:2
6 李英剑,张立强,潘妍,郑俊民.胰岛素壳聚糖胶态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11):655-657. 被引量:8
7 温玉明.口腔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合理术式[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1):5-7. 被引量:9
8 俞媛,高申.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2):115-119. 被引量:7
9 奉建芳.我国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中南药学,2004,2(1):29-33. 被引量:14
10 蒋国强,朱德权,昝佳,戚明,丁富新.胰岛素经电致孔透皮传输过程中在皮肤中的滞留[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7):525-52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39
1 王婧雯,王晓蓉,刘媛媛.肝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7,18(13):1027-1029. 被引量:3
2 吴珍,杜士明,董永成.纳米粒作为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7,18(13):1029-1031. 被引量:4
3 张亚臣,吕宝经,赵美华,荣烨之.纳米药物载体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7):502-504. 被引量:11
4 周泉波,陈汝福.纳米靶向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7):483-485. 被引量:3
5 孙世明,何林,吴正中,荣祖元,朱洁.注射用阿克拉霉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小鼠体内抗肝癌活性及急性毒性研究[J] .中国药房,2005,16(18):1372-1374. 被引量:6
6 王绍宁,邓意辉,吴红兵,张玲玲,陈大为.半乳糖化脂质体在小鼠体内肝靶向性评价[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4):1076-1079. 被引量:14
7 汤庆超,王锡山.纳米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20(5):441-443. 被引量:5
8 黄桂华,祝侠丽,张娜,张丙杰.洛莫司汀热敏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2):914-918. 被引量:8
9 KAWASHIMA Y. Nanoparticles systems for improved drug delivery[J]. Adv Drag Deliv Rev,2001,47( 1 ) :39 - 54.
10 MOGHIMI S M, HUNIER A C. Poloxamers and poloxamines in nanoparticle engineering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J ]. Trends Biotechnol, 2000, 18(10) :412 -420.
引证文献2
1 王婧,胡宏伟,刘根新,李冰,张继瑜.纳米药物靶向作用的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019-15021. 被引量:3
2 焦姣,蒋宫平,邓意辉.脂质体药物传递系统的50年发展历程概述[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4,31(9):738-754.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18
1 亢继俊,曾振灵,徐士新,黄显会,万仁玲,聂严.兽药靶向制剂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10,44(1):19-22. 被引量:3
2 付帮翠,张芸,郭苗苗,徐丹.基于纳米技术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12,15(5):633-636. 被引量:2
3 鄢国平,邵春桃,韩林,邹头君,刘凡,龚晓芸,常秀鹏.聚碳酸酯纳米药物的制备与性能[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3,35(7):43-48. 被引量:2
4 杨婷,曹素娥,焦举,邹琼,朱姝,张勇.前列腺癌适配体的研究进展[J] .新医学,2016,47(12):789-796. 被引量:1
5 王晓葳,刘雪,王丹,姬海红,夏桂民.铂类抗癌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7,12(1):49-53. 被引量:2
6 段竣鹏,王洪光.苄达赖氨酸脂质体的制备[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7,34(5):58-60.
7 周容,周莉莉,钟思雨,袁礼,周玮,夏新华.提高脂质体主动靶向性材料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7,28(16):2265-2269. 被引量:4
8 邹蔓姝,钟思雨,周莉莉,乔勇,杨晶,夏新华.斑蝥素半乳糖化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J] .中草药,2018,49(12):2809-2816. 被引量:13
9 彭颖,唐颖楠,周莉莉,杨晶,乔勇,邹蔓姝,夏新华.脂质体的抗肿瘤靶向性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18,27(13):1510-1514. 被引量:10
10 张园,展佳愔,孟柯,孙勇,邢影.阳离子脂质体与基因治疗[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14(1):33-35. 被引量:6
1 代文婷,陈进,何争民,陈卫东.新型纳米脂质载体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1):1303-1305. 被引量:4
2 大脑3D图谱揭示神经细胞“芳容”[J] .医药前沿,2015,5(35):1-1.
3 李贵平,张辉,汪勇先.磁性纳米微粒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文献综述)[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3):216-217. 被引量:3
4 姚立新.纳米磁珠技术缩短药物开发时间[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4):408-408.
5 张付雷,蒋成,柯长洪,余泰,李素芬,郭尚敬,李威.纳米尺度金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4):42-44.
6 张英鸽.纳米药理学[J] .中国药理通讯,2007,24(3):5-5.
7 王艳宏,姜继宗,李洋,赵永伟.静电纺丝技术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4,36(9):1952-1958. 被引量:6
8 刘文鹏,徐如祥,王春华,姜晓丹,蔡颖谦,杜谋选,何嘉.IgG胶体金分子构象的原子力显微镜检测[J] .广东医学,2006,27(9):1283-1284.
9 邓启盼,曹亚.纳米脂质体应用于肿瘤研究的进展[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6):489-494. 被引量:4
10 常旭红,张钰,王蓓,唐萌.纳米颗粒肺毒性的研究进展[J] .卫生研究,2012,41(4):695-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