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长生殿》:一部闹热的《牡丹亭》——《长生殿》与《牡丹亭》“至情”文化主题比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清人梁清标称洪异巨作《长生殿》为“一部闹热的《牡丹亭》”,确为的评。就剧作家的“至情”观而言,二剧都是将“情”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有着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上的传承关系;但是,由于身处于清代古典主义盛行的文化氛围之中,洪异在《长生殿》里所传达的至情观又迥异于《牡丹亭》,反映出清代特有的时代气息及文化的理性省思色彩。就至情表现形式而言,汤显祖采用的是“肯綮于生死之际”的超越况实手法,而洪异以情感忏悔和诗意升华代替汤氏的情欲张扬和个性意识,宗教意味较为浓重。
作者 董雁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年第3期68-72,共5页 Journal of Further Education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3

  • 1李玉萍.从网络穿越小说论网络小说文本的变化[J].青年文学,2010(24):116-119. 被引量:2
  •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 3洪昇.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45,162,173,131,171-172.
  • 4刘义庆撰 郑晚晴辑注.幽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 5吕望.六韬[M].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影印本.
  • 6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四卷[M].民国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铅印本.
  • 7汤显祖.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
  • 8陈玄事占.唐人传奇选译[M].上海:上海四联出版社,2011:5.
  • 9郑光祖.倩女离魂[M].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 10王骥德.曲律[M].清康熙苏州绿荫堂重印明方诸馆刻本.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