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罪刑法定与扩大解释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97年刑法在我国刑事法治发展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事法治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但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方式,对刑法进行新的诠释,特别是我国的司法解释颇具特色,值得关注。司法解释通常不是通过司法官对个案的裁判来阐释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
作者
陈泽宪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S期13-13,共1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司法解释
刑事法治
97年刑法
法治发展
立法解释
法律规范
法律原则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0
1
戴长林,周小军.
新刑法条文中“等”字意义辨析[J]
.法学,1999(7):41-45.
被引量:16
2
致远.
文义解释法的具体应用规则[J]
.法律适用,2001(9):9-12.
被引量:22
3
张乃根.
重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研究[J]
.政治与法律,1999(3):12-13.
被引量:15
4
邱兴隆.
有利被告论探究——以实体刑法为视角[J]
.中国法学,2004(6):146-154.
被引量:68
5
致远.
系统解释法的理论与应用(下)[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3):48-52.
被引量:10
6
张明楷.
注重体系解释 实现刑法正义[J]
.法律适用,2005(2):34-38.
被引量:66
7
邓剑光.
秘密侦查正当程序之理论解说[J]
.政治与法律,2005(3):139-145.
被引量:6
8
蒋熙辉.
刑法解释限度论[J]
.法学研究,2005,27(4):114-121.
被引量:47
9
毕莹.
承运人“概括性免责”之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3):24-27.
被引量:2
10
陈金钊.
文义解释:法律方法的优位选择[J]
.文史哲,2005(6):144-150.
被引量:111
引证文献
5
1
王耀忠.
我国刑法中“其他”用语之探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3):81-90.
被引量:12
2
苏敏华,王永杰.
我国刑事司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与协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1):77-82.
3
薛进展,蔡正华.
刑法适用解释存疑有利被告原则之否定[J]
.法治研究,2011(10):22-28.
被引量:5
4
郭旭.
律师伪证罪及程序控制——以《刑法》第306条为线索展开[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30(6):36-44.
被引量:2
5
翁凯一,樊增东.
证券法中“封存”措施的理解与适用[J]
.证券法苑,2013(2):691-70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俞小海.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一个反思性的证立[J]
.新疆社会科学,2022(4):141-152.
被引量:3
2
俞小海.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一个方法论上的确立[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3(2):19-50.
3
赵运锋.
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反思与深化[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3,28(1):5-11.
4
于鹏.
刑法文本中“其他”的语言学解释[J]
.潍坊学院学报,2015,15(3):70-74.
5
王星译.
反思疑罪从无及其适用[J]
.环球法律评论,2015,37(4):63-82.
被引量:9
6
覃英.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之例示性规定[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5):89-97.
7
郝斌,杨倩斓.
从法律解释学看新《商标法》《广告法》立法[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6(5):64-68.
8
于梅欣,王振华.
我国法律语言中“其他”一词的语篇语义分析[J]
.当代修辞学,2017(6):23-32.
被引量:7
9
冀洋.
“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刑法解释规则之提倡[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24(4):125-139.
被引量:16
10
蔡兴鑫.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解析[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5):67-72.
被引量:1
1
刘武俊.
凝聚法治共识 建设法治中国[J]
.中国国情国力,2015,0(10):1-1.
2
邓河.
建设法治国家应与建设法治社会并举[J]
.前进,1998(8):43-44.
3
吴敬琏.
对改革的争论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J]
.当代经济,2006,23(07S):4-4.
被引量:2
4
王丹红.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落实科学发展观[J]
.江南论坛,2004(3):10-11.
5
李明中.
依法治国重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J]
.前进,1999,0(5):47-48.
6
王帅.
贪污罪新论[J]
.法制与社会,2008(5).
7
陈洪波.
一部颇具特色的地方性法规 学习《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J]
.楚天主人,2000(10):26-28.
8
赵保胜,杨晶.
试论江泽民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学风[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4):37-38.
被引量:1
9
吴红.
论受贿罪中贿赂的认定[J]
.知识经济,2011(21):52-52.
10
韩强.
论胎儿能否作为损害赔偿权利人[J]
.科技信息,2006(11S):209-209.
人民检察
2007年 第10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