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簇模型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10年来,人们为了解BBO(β-ΒaΒ_2O_4)和(LBO_3O_5)晶体能带结构特征和对非线性极化率贡献的结构敏感部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验方面都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在处理BBO时,阴离子基团理论认为,对非线性极化率的贡献主要来自阴离子基团内电荷转移跃迁,而根据从头算能带方法计算得到的价带和导带原子态密度的贡献却表明非线性极化率的贡献主要来自阴离子基团的电荷到阳离子Ba^(2+)的转移跃迁.为了既能了解能带的原子态组成,又能具体计算非线性光学参数,我们发展出簇模型理论方法.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6-609,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Hsu W,J Appl Phys,1993年,73卷,4101页
  • 2Lin S,J Appl Phys,1990年,67卷,634页
  • 3Fan Y X,IEEE J Quant Electron,1989年,25卷,1196页
  • 4Chen C T,Int Rev Phys Chem,1989年,8卷,65页
  • 5李如康,物理学报,1985年,34卷,823页
  • 6陈创天,中国科学,1977年,6期,579页

同被引文献32

  • 1许东 蒋民华 等.双重基元结构模型与金属有机络合物高效信频晶体的研究[J].人工晶体,1987,16:1-8.
  • 2陈创天.氧化物型晶体电光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配位基团理论[J].中国科学,1977,6:579-579.
  • 3江爱栋,人工晶体,1986年,15卷,103页
  • 4李如康,Chin Phys Lett,1985年,2卷,389页
  • 5李如康,物理学报,1985年,34卷,823页
  • 6陈创天,中国科学.B,1984年,7期,598页
  • 7梁敬魁,化学学报,1982年,40卷,994页
  • 8卢祖芳,物理学报,1982年,31卷,948页
  • 9陈创天,物理学报,1981年,30卷,175页
  • 10黄清镇,物理学报,1981年,30卷,559页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