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桂西南地区伏波庙文化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代时,桂西南地区的伏波庙分布较多,而且在中法战争后所出现的边疆危机更是推动着马援信仰在桂西南地区影响力的确立,并通过不断重建甚至新建伏波庙来强化王权对桂西南地区的统治。伏波庙所承载的文化蕴含着中央政治权力对地方民间力量的重塑与创造,神与国家边疆社会秩序的结盟。
作者
滕兰花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
出处
《广西地方志》
2007年第4期53-57,共5页
Guangxi’s Local Records
关键词
桂西南
伏波庙
边疆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滕兰花.
清代广西伏波庙地理分布与伏波祭祀圈探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110-114.
被引量:21
2
施铁靖.
试论马援对古代民族地区的贡献[J]
.广西民族研究,2005(3):153-162.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广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一·建置略十六)[M].
2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M]
3
宋史(卷九十七·志五十·河渠七·"东南诸水下")[M].
4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A].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C].
5
钟文典.广西通史(卷一)[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6
防城县志[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7
清·赵翼.簷曝杂谈[M].中华书局,1997.
8
民国·刘振西,等.隆安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据民国23年铅印本影印.
9
昭平县志(卷二·坛庙)[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5月据民国23年铅印本影印.
10
黄占梅.桂平县志(册二·卷十五)[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共引文献
28
1
滕兰花.
女性神灵与地方社会秩序:桂西南地区班夫人信仰探析[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1-5.
被引量:5
2
张坚.
论马援平定交趾之乱对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3):94-100.
3
杜树海.
神的结盟——广西漓江上游流域马援崇拜的地方化考察[J]
.民俗研究,2007(4):103-118.
被引量:11
4
滕兰花,袁丽红.
清代岭南地区伏波庙地理分布与历史记忆[J]
.广西民族研究,2008(2):133-138.
被引量:9
5
陈凯涛.
二征起义与马援平交趾[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6):56-57.
6
王元林.
明清伏波神信仰地理新探[J]
.广西民族研究,2010(2):112-119.
被引量:18
7
滕兰花.
国家认同的隐喻:广西左江流域伏波信仰与班夫人信仰共存现象探析——广西伏波信仰研究系列之一[J]
.广西民族研究,2010(3):141-146.
被引量:9
8
李维峰,邹荣.
马援南征文化的政治解读[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1(1):8-9.
9
施铁靖.
马援与我国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马援研究之十六[J]
.广西民族研究,2011(1):121-126.
10
王元林.
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中的互动——以唐宋元伏波神信仰地理为例[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161-16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68
1
赵世瑜.
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J]
.史学月刊,2004(8):5-8.
被引量:42
2
赵世瑜,邓庆平.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历史研究,2001(6):157-172.
被引量:85
3
侯杰.
试论历史人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史学月刊,2005(9):83-90.
被引量:12
4
滕兰花.
清代广西伏波庙地理分布与伏波祭祀圈探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110-114.
被引量:21
5
黄鹤.
历史人类学的困惑[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06):20-22.
被引量:4
6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56-757.
7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
台湾廖幼华.《历史地理学的应用--岭南地区早期发展之探讨》.台湾文津出版社.2004年.
9
(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
(唐)鱼孟威.桂州重修灵渠记[M].(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C].北京:中华书局,1966.
引证文献
3
1
蓝韶昱.
简述历史人类学研究的若干关系[J]
.传承,2008(16):96-97.
2
王元林.
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中的互动——以唐宋元伏波神信仰地理为例[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161-169.
被引量:9
3
郑维宽.
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看当前民间信仰研究的误区[J]
.广西社会科学,2012(1):104-10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鲍隆轩.
唐前期祠庙建立与地方治理中的信任危机及其应对——以相州《尉迟迥庙碑》为中心[J]
.唐史论丛,2023(1):3-23.
2
任才茂.
广西北部湾沿海伏波信仰的成因及其文化特征——以钦州乌雷伏波庙为例[J]
.钦州学院学报,2013,28(4):1-6.
被引量:2
3
滕兰花.
清代越南使臣眼中的伏波将军马援形象分析——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视角[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137-143.
被引量:3
4
崔明.
甘青民族走廊民间信仰多元特征及族际研究模式初探[J]
.西北民族研究,2015(3):99-107.
被引量:3
5
陈文元.
民间信仰的地方化与苗族移民家族社会构建的关系——基于鄂西南官坝苗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5(6):6-10.
被引量:3
6
孙廷林,王元林.
论宋代岭南祠神信仰的新变化[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1):93-100.
7
崔绍怀.
探寻民间信仰文化的文学功能与审美价值——《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演变》[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2):77-81.
被引量:1
8
李晓斌,刘盛祁.
中越伏波信仰历史变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4):151-160.
9
张佩国,黄小莉.
技术情境中的国家礼制与地方神明崇拜[J]
.民俗研究,2024(2):99-110.
10
张佩国,黄小莉.
宋代明州“神舟”出使高丽与地域文化认同[J]
.思想战线,2024,50(2):78-89.
1
熊春云.
中法战争后桂西南的移民实边[J]
.广西文史,2003(1):57-61.
2
熊春云.
清末桂西南地区的移民实边[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14(1):83-87.
被引量:4
3
韦福安.
清末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的变迁及其影响[J]
.百色学院学报,2008,21(2):60-64.
被引量:2
4
张孝林,匡传高.
孙小山日记(摘抄)[J]
.湘潮,1990,0(12):21-23.
5
本刊编辑部.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12(5):1-1.
6
郭新和.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J]
.殷都学刊,2006,27(3):84-87.
被引量:7
7
赵馥洁.
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J]
.理论导刊,1995(1):15-16.
8
万昌胜.
中法战争中黔籍统领杨昌魁[J]
.贵阳文史,2007(1):6-6.
9
龙永行.
列强的干预与中法战争的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J]
.东南亚研究,1989(3):73-78.
被引量:1
10
龙永行.
中越界务(粤越段)会谈及其勘定[J]
.东南亚研究,1991(4):75-83.
被引量:3
广西地方志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