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的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做法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确证了"从身份到契约"的伟大转变。但囿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法国民法更多的是从财产权享有的角度看待人,忽视了人格权的享有与维护。在人权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站在现代民法的立场上,将人格权与财产权的享有看成人格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并以合理的制度建构体现此种要求。
作者
曹险峰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9-292,共4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6BS43)
关键词
人格
财产权
人格权
分类号
D956.53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25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4
1
茨威格特 克茨 潘汉典译.比较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
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M]//王闯,译.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8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3
谢鸿飞.财产权神圣与民法中对财产权的剥夺[EB/OL].http://www.cifi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85362007-07-08.
4
李曙光.
论宪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J]
.比较法研究,2002,16(1):102-109.
被引量:40
5
马骏驹,刘卉.
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
.法学评论,2002,20(1):26-41.
被引量:85
6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
龙卫球.论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进路-兼论宪法秩序与民法实证主义[EB/OL].http://www.law.tsinghua.edu.cn/lawtsinghua/ReadNews.asp?NewsID:9522007-07-08.
8
盖斯旦,古博.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66.
9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观念与实践:上[EB/OL].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145132007-07-08.
10
曹险峰.
论德国民法中的人、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4):53-65.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赵晓力.
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J]
.北大法律评论,1998(1):130-142.
被引量:31
2
梅夏鹰.
民事权利能力、人格与人格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1):54-59.
被引量:38
3
徐显明.
人权主体之争引出的几个理论问题[J]
.中国法学,1992(5):35-39.
被引量:25
4
马骏驹,刘卉.
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
.法学评论,2002,20(1):26-41.
被引量:85
5
霍尔斯特.埃曼,杨阳.
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1):211-220.
被引量:28
6
曹险峰,田园.
人格权法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3):123-129.
被引量:19
7
曹险峰.
论人格权的法定化——人格权法独立成编之前提性论证[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2):67-74.
被引量:24
8
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A].徐国栋.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68.
9
龙显铭.《私法上人格权之保护》[M].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48页.
10
[奥]凯尔森 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525
1
李阳.
《民法总则》背景下网络虚拟财产继承问题研究[J]
.民商法争鸣,2019,0(1):151-162.
被引量:1
2
侯利阳.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共治:嬗变与启示[J]
.经济法研究,2023(1):193-211.
被引量:1
3
李文慧.
论一般人格权的法律适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2):11-12.
4
张欣.
从人的生物性和伦理性考察法律人格的确认[J]
.法制与社会,2006(22):17-18.
5
何国强,汤英,尹秀.
论法人人格权精神损害赔偿——从否定说谈起[J]
.政法学刊,2012,29(2):24-32.
6
黄欢.
自然人人格权商品化的正当性和限制[J]
.延边党校学报,2013,29(1):73-75.
被引量:2
7
周清林.
中国语境中的“权利能力”[J]
.北大法律评论,2009,10(1):267-289.
被引量:3
8
董文军.
消费者的知情权[J]
.当代法学,2004,18(3):98-102.
被引量:35
9
万梦娜.
法人人格权肯定论之我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7-8.
被引量:1
10
王岩.
西方哲学视域中人与上帝的调适——兼论西方哲学发展的时代主题[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4):100-10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1
1
薛军.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
.法商研究,2004,21(4):63-75.
被引量:88
2
李中原.
中世纪罗马法的变迁与共同法的形成[J]
.北大法律评论,2005,6(2):202-229.
被引量:8
3
陈卫佐.
法国民法典的影响——与德国民法典的比较[J]
.清华法学,2006(2):134-146.
被引量:9
4
于敏.
日本侵权行为法中的抚慰金制度研究[J]
.环球法律评论,1998,20(2):45-56.
被引量:27
5
袁长春.
对《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的比较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3):59-63.
被引量:4
6
王明锁.
人身权制度与中国民商法的法典化[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9,26(6):39-44.
被引量:2
7
杨立新,孙博.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J]
.河北法学,1995,13(4):1-4.
被引量:21
8
杨立新,尹艳.
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J]
.河北法学,1995,13(2):6-13.
被引量:21
9
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
当代西方两大法系主要法律渊源比较研究[J]
.比较法研究,1987,1(3):31-42.
被引量:13
10
王工.
《法国民法典》1979年版汉译本评介——纪念《法典》公布一百八十周年[J]
.法学评论,1984,2(3):36-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王明锁,郑奇.
人格权立法模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民商法典的启示[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1):102-109.
被引量:4
2
张善斌.
人格与人格权相关问题探讨[J]
.法学评论,2011,29(6):33-41.
被引量:8
3
马俊骥.
论侵害财产权益情形下精神损害的可赔偿性[J]
.西部法学评论,2019(5):82-92.
被引量:1
4
何勤华,李琴.
罗马法复兴对《法国民法典》之诞生与演进的影响[J]
.学术界,2019,0(11):159-17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雷磊.
法典化的三重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2):58-76.
被引量:18
2
陈翔.
目前民商法对人权保护的现状解析[J]
.神州,2012(3):10-10.
3
黄忠.
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体系效应之辨识[J]
.现代法学,2013,35(1):44-57.
被引量:32
4
唐亮.
主体意义上人格内涵之三步曲[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3):305-306.
5
张旭阳.
论我国民商立法模式的理论歧向与实践选择[J]
.理论观察,2013(10):53-54.
6
陆培源.
人格权之支配性刍议[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9):63-65.
7
张成.
民商法对人权的保护现状探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1(10):196-196.
被引量:2
8
张善斌.
民法人格权和宪法人格权的独立与互动[J]
.法学评论,2016,34(6):50-60.
被引量:31
9
周鹏龙.
家的法律地位历史考察与立法思考[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7,30(1):32-35.
10
尹卫民.
论人工智能作品的权利主体——兼评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J]
.科技与出版,2018(10):102-107.
被引量:12
1
李顺芬.
永葆党的先进性 必须实现由“一个代表”向“三个代表”的转变[J]
.云南社会科学,2003(S1):31-32.
2
褚晓明,王宝丽.
群众路线之伟大实践——西柏坡时期的辉煌成就[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65-68.
3
贾耀忠,陈咏华.
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5-6.
4
翟边.
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十二大通过的党章[J]
.党建,1995(7):35-35.
5
徐善广.
改革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0(4):15-19.
6
陆文惠.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平均主义错误(摘要)[J]
.社会主义研究,1982(5):27-30.
7
詹耀文,邹菊如,李苏琴.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伟大转变[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2):48-50.
8
周世敏.
我国现阶段阶级和阶级矛盾的转化[J]
.江西社会科学,1994,14(7):27-30.
9
戴向青.
总结历史经验 掌握客观规律——浅谈十二大的历史地位[J]
.求实,1982(11):1-6.
10
陈百强.
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7,10(6):13-20.
社会科学战线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