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棉人工制种不同授粉方法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目前河南省杂交棉制种中所采用的自制授粉器授粉与直接授粉、小瓶授粉等辅助授粉方法的产量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授粉法成铃率最高,从而使其产量最高,达到1854.8kg/hm2,综合效益最好;人工自制授粉器法授粉虽然最省工,但制种产量低,导致其效益下降,综合效益比直接授粉法低3216元/hm2。
作者
焦宏廷
孔景萍
毛建平
路凤银
房卫平
孙文喜
谭均民
机构地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太康县农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6,50,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棉花
杂交制种
人工授粉
成铃率
综合效益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李剑峰.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J]
.江西棉花,2005,27(1):3-7.
被引量:10
2
刘飞虎,梁雪妮,张寿文.
棉花杂种优势及其利用途径[J]
.江西棉花,1998(1):18-20.
被引量:6
3
吴永成,李首成.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J]
.江西棉花,2001,23(4):3-7.
被引量:4
4
华金平,易先达,韦贞国.
杂交棉制种研究与实践[J]
.棉花学报,1996,8(3):120-122.
被引量:15
5
杨芳荃,金林,余致茂,曾昭云,周世象,李育强.
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技术研究[J]
.中国棉花,1997,24(3):6-8.
被引量:9
6
刘澈元,杨德江.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3(11):12-1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蓝家样,邱新平,詹先进,张兴中,张光梅,周雁声.
鄂杂棉3号及其高产制种与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2001,28(3):31-32.
被引量:2
2
邓仲篪,孙济中,张金发,刘金兰,汪斌.
杂交棉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29-434.
被引量:17
3
邢朝柱,靖深蓉,袁有禄,刘少林.
棉花杂交制种田的管理和制种方法[J]
.中国棉花,1995,22(4):27-27.
被引量:1
4
徐荣旗,刘俊芳,江延龄,赵连元.
棉花杂种优势与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J]
.华北农学报,1996,11(1):76-80.
被引量:15
5
杨芳荃.
杂交棉及其推广应用前景[J]
.湖南农业科学,1997(1):10-12.
被引量:2
6
徐荣旗,刘俊芳,魏建昆,张玉宗,陈振玲,吕杏者,赵连元.
不同优势陆地棉杂种及其双亲幼芽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J]
.作物学报,1997,23(3):380-382.
被引量:6
7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
邢以华,邱竟.关于人工制种生产杂交棉的探讨[J]中国棉花,1990(04).
9
王少华,唐仕芳,王三才,别墅.
杂交棉A-92的高产生理特点与配套栽培技术探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4):333-337.
被引量:3
10
袁振兴.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进步途径的探讨[J]
.湖南农业科学,1998(1):10-1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7
1
杨芳荃,李育强,张志刚.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
.湖南农业科学,2004(4):6-8.
被引量:13
2
李蒙恩,郑重.
棉花三系杂种的研究和利用[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1):1-8.
被引量:5
3
黄乃泰,汪爱,张云,汪荣连.
杂交棉新组合皖棉23的特征特性及繁制种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70-70.
4
王国印,李妙.
陆地棉新品种选育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4):56-60.
被引量:1
5
王国英,郭小平,张献龙.
4个陆地棉雄性核不育系育性稳定性观察[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351-354.
被引量:5
6
冯克云.
天然绿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研究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181-183.
被引量:2
7
范万发,邢宏宜,贺道华,杨安民,左田夫.
Wnafstu棉花雄性不育系遗传类型研究[J]
.棉花学报,2008,20(2):137-140.
被引量:8
8
危家文,侯必新,唐智华.
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技术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0(2):63-65.
9
范万发,贺昌太,左田夫.
棉花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技术探索[J]
.棉花学报,2008,20(4):315-317.
被引量:11
10
范万发,邢宏宜,杨安民,左天夫.
Wnafstu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及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2009(2):13-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时西民.
棉花全人工杂交制种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5):49-49.
被引量:1
2
郑冬官,方其英,蔡永立,黄德祥.
高温对棉花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
.棉花学报,1995,7(1):31-32.
被引量:21
3
王岱萍,陈燕,马惠应.
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78-79.
被引量:2
4
路风银,焦宏廷,吴长城,孟祥禄.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体系[J]
.中国棉花,2006,33(12):22-23.
被引量:4
5
杨春安,黄秋蓉.
杂交棉高产制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60-61.
被引量:1
6
肖新龙,杨光刚,王进财,宁波,张秀伟.
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制种[J]
.新疆农垦科技,2007,30(3):59-59.
被引量:1
7
李兆勇,徐开军.
杂交抗虫棉人工去雄制种技术操作规范[J]
.中国种业,2007(1):51-52.
被引量:1
8
时小红,刘桂珍,张文玲,梁增灵.
2008年河南省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和棉花等种子供需形势分析及预测[J]
.种业导刊,2008(1):15-16.
被引量:4
9
张涛,李玲.
棉花高产杂交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4):181-181.
被引量:4
10
王峰.
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7):166-16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李国荣,陈再兴,孟庆忠,王贵春,张胜昔.
不同人工授粉方式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7):1579-1580.
被引量:1
2
管志娟,张鸣,朱忠选,谢德君.
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0(5):38-39.
被引量:2
3
王世刚.
杂交棉制种方法及措施[J]
.种业导刊,2010(7):23-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梁彩凤.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柳棉二号[J]
.种业导刊,2011(1):24-24.
2
常丽丽.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91-93.
3
王刚,刘辉,吕新,余渝,樊庆鲁.
影响杂交种新陆早43号亲本杂交成铃的因素[J]
.中国棉花,2012,39(8):14-16.
被引量:1
4
赵玉灵.
杂交棉制种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6(10):19-21.
1
吴德祥.
杂交棉人工制种与良种繁育技术[J]
.种子科技,1998(3):33-34.
2
张体德,张海洋,郑永战,卫双玲,梅鸿献,王红献.
芝麻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制种技术研究的综述[J]
.作物杂志,2005(5):64-67.
被引量:7
3
王丰泽,周敬贵,等.
棉花杂种优势可走人工制种利用二代的途径[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2(2):24-25.
4
任文平,李兆申.
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探讨[J]
.中国棉花,1991,18(4):18-18.
5
段理慧.
杂交棉制种技术[J]
.农业工程,2012,2(12):64-65.
6
高敏,王江林,郭小平.
棉花人工杂交结铃率研究[J]
.中国棉花,2007,34(7):13-13.
7
王落霞.
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3,42(1):34-35.
被引量:3
8
陈永田,萨贤虎,吴克玉,宋先云.
中棉所29人工制种中的几个重要环节[J]
.中国棉花,1999(8):39-39.
9
马瑜,李梦春,曹宗鹏,李海涛.
杂交棉人工制种基地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种业,2010(6):15-16.
被引量:2
10
李继军,李红铁,李保军.
关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探讨[J]
.中国棉花,2002,29(7):23-24.
被引量:7
河南农业科学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