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代众多的杂剧作品,无论其反映的内容如何,但大多是以团圆结局收场,这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格局。这种团圆可以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的大团圆,应该包括正面人物有着美满的结局和理想的归宿之类:狭义的大团圆.则是指历经波折之后的亲人团聚、善恶有报等。无论是才子佳人式的皆大欢喜.还是悲剧人物历经风波后.最终苦尽甘来或沉冤昭雪,最终都不脱离“团圆”的巢臼。正如同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概括古典戏曲和小说的结构模式所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台.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形形色色的团圆结局形成了元代杂剧中亦悲亦喜、喜悲交融、苦尽必定甘来的特有的构戏方式。这种文学现象的形成.和我国的历史传统、作家和观众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观情感以及由此衍生的心理期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3,共2页
Sichuan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