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意识哲学的终结与唯物主义的时代——重构20世纪西方哲学的整体图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是意识哲学终结的时代,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或隐或显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分析哲学以其科学之思明显地通向各种自然唯物主义;大陆哲学则因为诗意之思而隐含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唯物主义倾向;透过这些形式,我们真正应该寻求的是对于生命现象的唯物主义伦理之思。
作者
杨大春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2,共8页
Academia Bimestris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意识哲学的终结
科学之思
诗意之思
伦理之思
唯物主义
分类号
B50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杨大春.
主体形而上学解体的三个维度——从20世纪法国哲学看[J]
.文史哲,2002(6):79-86.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M].曹卫东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3
斯宾诺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
J.Derrida,Margins of Philosoph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6
M. Merleau - Ponty, La Structure du Comportement [ M ].Quadrige/PUF, 1990.
7
M. Merleau- Ponty, Le Visible et Invisible:suivi de notes de travail[M]. éditions Gallimard , 1964.
8
M. Foucault, Les Mots et les Choses[ M]. éditions Gallimard , 1966.
9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
R. Descaetes, Discours de la Méthode[M]. Bookking International,1995.
共引文献
22
1
倪志娟.
身心二元论的文化意义——从苏格拉底之死说起[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33-36.
被引量:1
2
张福玲,朱进东.
爱洛斯:与他者关系的原型——莱维纳斯爱欲概念初探[J]
.南京社会科学,2005(12):12-16.
被引量:3
3
伍茂国.
现象学视阈中的“他者”[J]
.东疆学刊,2006,23(1):69-73.
被引量:9
4
倪志娟.
论西方女性主义的书写理论[J]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2):30-34.
被引量:2
5
倪志娟.
女性书写的哲学语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51-55.
被引量:2
6
段建军.
人整个地生存在边界上——巴赫金人学思想简论[J]
.哲学研究,2010(3):57-62.
被引量:5
7
刘徐湘.
论教师教学中的意志行动:艰难与智慧[J]
.大学教育科学,2011(4):64-68.
8
杨大春.
观念主义、精神主义、物质主义与精神的命运[J]
.社会科学战线,2013(1):50-55.
被引量:5
9
Wang Jian.
The Mass Domain:Crowd Activation and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n Animation Ritual Context[J]
.学术界,2014(7):276-281.
10
王晓升.
告别“主体”——一个后现代哲学视角的思考[J]
.学术研究,2015(10):1-8.
1
邹诗鹏.
意识哲学的终结[J]
.天津社会科学,1998(5):18-23.
被引量:3
2
隋保禄.
论唯物史观产生的哲学前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7,15(4):12-16.
3
朱磊,胡小恒.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6):43-45.
4
刘志洪.
不是自然唯物主义 而是感性唯物主义——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J]
.唯实,2010(5):41-45.
5
王江松,陈金清.
自然唯物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命运——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6):708-713.
6
李淮春,杨耕.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和实质的再思考[J]
.天津社会科学,1994(4):30-38.
被引量:1
7
李巍,张雪凤.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探讨[J]
.世纪桥,2007(11):27-28.
8
邹晓芟,萧诗美.
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2):46-52.
被引量:2
9
杨耕.
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重读《神圣家族》[J]
.学术研究,2001(1):5-12.
被引量:7
10
张一兵.
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神圣家族》的哲学解读[J]
.长白学刊,1998(4):12-16.
被引量:3
学海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