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乡村文化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路径及引导策略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乡村文化与农业科技推广关系密切,农业科技推广只有与当地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乡村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当地村民的积极响应并收到持续效益。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文化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路径后,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正确看待并认真研究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助推器。
作者
姜英杰
钟涨宝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99,共3页
Rural Economy
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06AA40B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乡村文化
农业科技推广
影响路径
引导策略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李新然,杨萍.
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民俗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71-474.
被引量:3
2
黄焱.
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
.江苏农村经济,2006(7):35-3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苑莉 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10).45-59.
共引文献
12
1
谢恩魁,侯沛,张俊杰,王军.
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业高校教学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76-78.
被引量:6
2
李刚.
浅议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4):46-49.
被引量:20
3
周磊,刘庆友.
盐城农业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9-5140.
被引量:2
4
黄欢,朱清,刘庆友.
农业文化与观光农园开发探究[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38-40.
被引量:9
5
孙白露,朱启臻.
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54-58.
被引量:51
6
滕瀚,孙超.
知识哲学视域中的农业科技推广[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4):83-87.
被引量:1
7
陈书娴.
休闲观光农业导入文化创新的思考[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9):1337-1340.
被引量:8
8
赵飞,章家恩.
1980年以来我国农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及实践[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7):84-88.
被引量:3
9
潘鸿雷,张维亚.
南京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思考[J]
.商业经济,2008(10S):112-113.
被引量:4
10
刘晓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J]
.河北画报,2021(2):17-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张雅光,夏建海.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J]
.乡镇经济,2007,23(5):73-76.
被引量:3
2
崔福生.
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J]
.农业考古,2006(3):117-119.
被引量:9
3
胡瑞法,孙顶强,董晓霞.
农技推广人员的下乡推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11):29-35.
被引量:63
4
赵汀阳.
我们和你们[J]
.哲学研究,2000(2):25-34.
被引量:52
5
史凯亮.
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梁漱溟文化教育观的当代启示[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1):30-34.
被引量:3
6
张克云,王德海,刘燕丽.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对河北省国欣农研会的案例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5(5):55-60.
被引量:8
7
李新然,杨萍.
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民俗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71-474.
被引量:3
8
张澜,鄢玉枝.
从地方性知识角度看西方独特价值的普遍性叙事[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6):171-175.
被引量:5
9
张雷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9-12.
被引量:12
10
王军,高翔,胡辉林.
建立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刍议[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24-2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6
1
李伟.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J]
.黑河学刊,2008(4):13-15.
被引量:2
2
钟涨宝,余建佐.
农户农业科技采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湖北襄樊、枝江两市农户调查为例[J]
.乡镇经济,2009,25(4):24-27.
被引量:6
3
潘勋科.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山西L市三个试点村为例[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1):36-40.
被引量:5
4
滕瀚,孙超.
知识哲学视域中的农业科技推广[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4):83-87.
被引量:1
5
郭占锋,李博,左停,李卓.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路径选择——以陕西五县区调查为例[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5):102-105.
被引量:4
6
宫麟丰.
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生态互动探略[J]
.乡村科技,2020,11(25):29-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周颖,尹昌斌,刘晓燕,程磊磊.
农民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补偿意愿实证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户调查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477-481.
被引量:3
2
陈轻,秦宏.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自然风险管理[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2):113-116.
被引量:2
3
田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3):26-27.
被引量:4
4
黄羽新.
论农村文化的反向认同及对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3):51-55.
被引量:1
5
周颖,尹昌斌,程磊磊.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补偿机制实证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农户调查为例[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4):88-93.
被引量:6
6
崔枫.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理性审视[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7):4336-4337.
被引量:3
7
谭震皖.
“三集中”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体育文化发展——对江阴市乡镇体育的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41-45.
被引量:8
8
易鹏,史向军.
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37.
被引量:3
9
张莉,陈强强,陈芳丽.
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户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通渭县碧玉乡为例[J]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91-96.
被引量:3
10
段作兴.
强化乡镇群众文化站建设工作的思考[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1(7):101-101.
被引量:3
1
李南,李平.
怎样引导农民顺利进入市场[J]
.安徽科技与企业,1999(6):30-31.
2
罗红梅.
实施节约型果业 提高经济效益[J]
.现代园艺,2007,30(1):29-31.
3
何艳,张绍华.
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引导策略探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9):166-167.
被引量:7
4
白雪.
突发事件中新媒体的舆论特征及引导策略[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7):11-12.
被引量:8
5
罗明,周同,张丽佳.
中德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比较研究[J]
.中国土地,2013(5):59-61.
被引量:14
6
谢江溪,邹俊豪.
基层检察院应对涉检负面网络舆情的思考[J]
.中国检察官,2011(10):9-10.
被引量:5
7
李玮,于力,王慎十.
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引导探析[J]
.农业经济,2014(7):6-8.
被引量:4
8
赵玉芳,张庆林.
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中社会问题应对策略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3):591-593.
被引量:6
9
俞国华,朱建良.
陆良县商品蔬菜发展优势及引导策略[J]
.云南农业,2008(1):36-36.
10
尹季显.
论电力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选择[J]
.办公室业务,2015(23).
农村经济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