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由认识竹、种竹、用竹到升华成语言文字、绘画、文艺作品、人格精神等等的现象及史实,充分反映了竹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产生的重要作用。
作者
许宛春
机构地区
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前沿》
2007年第10期231-233,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竹
中国文化
影响
作用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班固.汉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
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张仲帚.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40
1
喻进芳.
论曾巩的史学思想[J]
.理论月刊,2008(8):60-62.
被引量:2
2
刘明武.
河图、洛书中的两种太阳历——彝族文化中的图书及其解释[J]
.中州学刊,2009(2):139-145.
被引量:4
3
刘明武.
事关宇宙发生与演化的理论——彝族文化对阴阳五行、图书八卦的解释[J]
.中州学刊,2009(3):144-150.
被引量:5
4
陆鹏,张丰正,王鸿度.
“少阳主骨”浅析[J]
.甘肃中医,2009,22(9):7-8.
被引量:9
5
彭芳.
试谈《汉将王陵变》的历史溯源与演绎发展[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3):37-38.
6
孙占民,程林.
秦汉楼船考[J]
.昆明学院学报,2010,32(2):72-74.
被引量:1
7
崔丹.
略谈敦煌变文《汉将王陵变》[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9):40-41.
8
徐君辉.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J]
.贵州社会科学,2010(12):83-86.
9
郝翠玉.
以《汉将王陵变》为中心分析史学叙事与文学叙事的不同——结合《史记》和《汉书》中相关内容[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0):21-22.
10
乔建荣,梁颖,靳萱,杨森,高如宏.
《回回药方》烙灸疗法探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2):101-102.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1
1
王连均.
竹产品设计理论分析[J]
.竹子研究汇刊,1996,15(4):43-5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张晓宁,汪洋.
中国竹艺术符号圈的构成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5(3):148-150.
1
乔爱萍.
养成“洗课”的习惯[J]
.中国教师,2009(8):38-39.
2
王平.
土家族竹文化探析[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1):64-67.
被引量:2
3
何丽芳.
中国竹文化的审美[J]
.园林,2003,20(11):5-5.
被引量:6
4
汪兴.
玉屏箫笛文化深度发展探赜(上)[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19-22.
5
郭建国.
湖湘传统竹艺的乡土美学意蕴[J]
.美术大观,2013(10):70-70.
6
杨景春.
关于竹与竹文化的认知与思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3):28-31.
被引量:2
7
何丽芳.
浅谈中国竹文化的旅游审美[J]
.绿化与生活,2003(6):39-40.
被引量:1
8
关传友.
论云南省的民族竹文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5-10.
被引量:10
9
王顺法.
消失的轱辘声[J]
.北方文学(中),2016,0(10):2-3.
前沿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